副标题:———肖辉跃《飞跃高原》读后
近日,三湘第一女“鸟人”、宁乡市作协会员肖辉跃撰写的国内首部高原自然生态作品集《飞跃高原》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填补了我国高原自然文学领域的空白,捧出了一道自然生态文学的精神大餐,一经推出,即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自然疏朗,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国内高原地区众多鸟类及动物繁衍生息的故事。像看一部生态大片,使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了解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常识的同时,为祖国地大物博、物产富饶而骄傲,更为作者克服困难,数十次上高原,行程百万里,爱鸟护鸟写鸟,唤起更多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而感动。
内容丰富,剪裁得当,是本书的显著特点。肖辉跃是三湘第一女“鸟人”,爱鸟成痴,业内驰名。全国各地,到处留下了她“追鸟”的印记。但她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选取地广人稀、最具地域特色的高原生态着笔,包括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北疆等几个部分,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娓娓道来,像翻开一部精美的画册。在“青藏高原”部分,作者不但写了鸬鹚、雪雀、斑头雁、蓝马鸡、野鸽、大石鸡等禽类,也写了鼠兔、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岩羊、藏羚羊、狼等多种动物,很多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令人眼界大开;“川西高原”部分,作者笔下的大熊猫、烟腹毛脚燕、蓝大翅鸲、榛鸡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云贵高原”部分的翠金鹃、绿背山雀、独龙牛、叶猴等,描写细致,各具特色;北疆的欧夜鹰、佛法僧、毛驴、旱獭、啄木鸟、秋沙鸭等,活灵活现,在读者眼中一一精彩呈现。全书还精心选择了作者所摄的120多幅精美图片。读完全书,像随作者到了祖国的西部高原,作了一次免费旅行。
描写生动,语言本色,是全书的又一特点。辉跃的文字,如徐徐吹来的山风,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又如高耸入云、一望无际的高原,简洁、明快,粗旷中蕴含温情,对读惯了四平八稳文字的我们而言,读来畅快淋漓,别有一番滋味。她在《谁的可可西里》一文中写高原之河:“河水在远处泛着一闪一闪的白光,像情人的眼泪。”比喻贴切,极具韵味。她写雪鸽:“风雪对雪鸽来说就是一场幸福的毛毛雨,它们一刻也不曾停止在风雪中穿梭,享受风雪的拥抱、抚摸,俨然孩子享受母爱。”随后有感而发:“也许,对付自然的手段就是毫无手段、顺势而为、顺势而飞”,简简单单的话语里,蕴含着无穷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她写中缅交界处的鸟:“在这里,中缅两国鸟儿和平相处,自由组合,轮流向我们展示其风采。”写鸟其实也是在写国,写人:和平共处,和谐共存,就会相安无事,天下太平。她写大盈江黄嘴河燕鸥近年的数量:2016年,16只;2017年,8只;2018年,4只;2019年,……以事实说话,读来令人心为之一紧。肖辉跃还是讲故事的高手,她写叶猴开会,决定山头和瀑布的主权如何分配,写叶猴和山羊之间的地盘争夺战,幽默风趣,十分精彩。她写黄嘴河燕鸥为保护幼鸟和狗大战,写藏狗和渡鸦为抢夺牦牛尸体进行的争夺,无不形神兼具,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飞跃高原》写飞禽、写走兽、写民俗风情,写高原风光,看似天马行空,信手写来,实则有一根主线贯串,这根主线即人文关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她用温情脉脉的笔调,写喇嘛与鸟和谐相处的故事:鸟不避人,人亦与鸟友善,人与鸟之间水乳交融,和谐共生,文章最后写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瞧:“门外大雨倾盆,门口并排站着两只蓝马鸡。”原来,蓝马鸡竟然懂得雨天敲门来寺庙里避雨,这是修到何种境界,才有可能出现的温馨一幕呀!读至此,纵是铁石心肠之人,心亦会为之一软。她前后四次到水井村探访叶猴,写猴群如何从繁盛到零落,再到逐渐复苏的过程,写如何实地调研,为保护叶猴向保护区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她到高黎贡山观鸟,一行低头弯腰,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出,只为保护鸟巢不受破坏,不影响鸟儿唱歌……类似内容,书中俯拾即是。自然而然,会唤起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从而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和谐相处的意义。应当说,这是全书的精髓,和主旨。
肖辉跃历时四年,数十次上高原,行程百万里,前后拍摄到八百多种鸟类,以及大量野生动物,过程之艰苦可想而知。她曾“像一只挂在铁篱笆上的普氏原羚,随风摇荡”;她曾经历唐古拉山大堵车,“堵了200公里,5000多辆车,堵了90个小时,几个司机还因严重的高原反应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她晚上上山拍鸟:“手和腿上已爬过八条山蚂蟥,还有十只漂亮的花苍蝇”,回来后梳头:“梳子上沾着四条硕大的毛茸茸的腿,几乎有小指粗,搞不清是哪种蜘蛛腿”;她到高黎贡山拍鸟:“将相机架在岩面上,这里只能容一个人,脚下三面都是绝壁,分分钟考验着我的神经,检验我沉稳和勇敢的程度。”至于汽车打滑,差一点掉下悬崖,淋得像落汤鸡,挨饿、生病类事,更是家常便饭。而她,不过是一位花一样的女性,手中还要随时扛着重达三十斤的照相设备!她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名乎?利乎?她为人低调,视浮名如粪土;家境殷实,无需以此谋利。她不过有一颗赤子之心,不过热爱大自然,希望以她的行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她的行动,总会令我自觉不自觉,就会想到逐日的夸父。不过,上古的夸父,形单影只,弃杖化为邓林,是一位悲情英雄。而辉跃,并不孤单,她的身后,一批又一批的环保志愿者,跟了过来。
(作者系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市作协主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小平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