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那山那水那人 如诗如画如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 2018-06-05 10:25:32
—分享—

绿色社区、绿色庭院在城区随处可见。图为城郊街道美丽的石泉村。本报记者 张奇涛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彭倚)

6月,如期而至。绿色的梦想,在这一季蓬勃绽放。

登状元楼,放眼望去,沩江穿城而过,两岸草木郁郁葱葱,一派流动的绿。沩江两岸,城市比翼齐飞。

撤县设市的宁乡,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继续前行。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开展大调研,制定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的时间表、路线图,持续整治环境污染、不断提升生态优势、培育生态文化,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一幅青山绿水人家的画卷,蔚然铺展。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那“那山、那水、那人”娓娓道来的故事。

那山

青山排闼来 蓝天遥相映

时至夏日,风过山川满眼绿。

抬头而望,蓝天白云遥相映。

“真是赏心悦目!”6月1日,市民郭女士从东莞回宁乡,在宁乡城里转一圈,郭女士忍不住对家乡的各种称赞:“才几个月不见,天更蓝了,草木更多了,真的好舒服!”

来自市蓝天办的数据,验证了郭女士的说法。据统计,年初以来,我市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明显提升,截至4月15日,全市优良天数共91天,优良率86.5%,较上年同期优良天增加6天,优良率提升5.5%。PM10平均浓度为76,较上年降低9.5%,PM2.5浓度47,较上年降低13.0%。

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市“蓝天保卫战”的深入开展、强力推进。

1月13日,长沙市环境保护工作暨强力推进环境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动员部署大会召开。

当天下午,市委书记周辉以“马上办”的精神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部署“蓝天保卫战”工作。当天,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周辉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为第一副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园区、乡镇(街道)、市直相关部门单位的环保职责,并坚持书记、市长一月一调度,分管副市长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抽调15人组成市蓝天办工作专班,统筹调度“蓝天保卫战”日常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我市迅速制定了《宁乡市“强力推进环境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及多个子方案,多维度聚焦“六控”和“十个严禁”中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治清单。

2月10日,我市召开蓝天保卫战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让大地恢复绿色,让宁乡满目皆绿。”周辉在会上要求,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细化具体措施和行动方案,要抢抓季节,开展裸露黄土覆绿控尘集中整治工作,让楚沩大地郁郁葱葱、满目皆绿。

“如果走进宁乡,大街小巷公路两侧看不到黄土,全部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3月8日,市委书记周辉、市领导彭韬、文平、吴国强来到市蓝天办,调研宁乡市“强力推进环境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在宁乡市领导干部中带头开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活动。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各方力量,让绿色成为宁乡的底色。

3月12日,市委书记周辉,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组织各责任单位一把手,对裸露黄土覆绿控尘集中整治工作进行现场观摩,一线调度。对夏铎铺、高新区等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肯定。对工作存在不足的单位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严格要求,让蓝天保卫战工作聚焦聚焦再聚焦。

……

一时间,整治非法采砂、烟囱爆破、市容市貌提质等各项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六控”、“十个严禁”强力推进。

今年清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许多乡镇、单位设立了“鲜花换纸钱”站点,市民纷纷递出手中的鞭炮、蜡烛纸钱,换上美丽而又深怀寓意的菊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清明,全市免费菊花发放量在40万束以上。绿色祭祀渐成风气。

“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这里到处都是烂泥巴,不穿套鞋来不了。现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空气质量也好了,环境大大改观了。” 玉潭街道塘湾社区居民张立平道出了对蓝天保卫战的感受,他所说的地方是玉煤大道与入园路交界处。之前,入园路的左边是工地,右边是一个砂场,环境、面貌和现在相差甚远。自开展蓝天保卫战以来,我市将覆绿控尘作为重点工作,玉潭街道采取贴草皮、种植花草和点播灌木种子等多种方式,增绿效果明显。“感到非常幸福,我们经常晚上来跑步,邻居也都喜欢到这里来,都爱上了这片土地。”张立平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23日,全市共完成裸露黄土覆绿2927 块, 面积32748.75亩,占总面积的99%。

如今,晒蓝天、晒青山、晒绿地成为了市民们在朋友圈的重要活动,在各种“晒”中,晒出的正是市民们对环境越来越优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空气真好,和孩子夜跑。”这是市民陈女士6月1日发的朋友圈。“环境真的特别好,到处都是绿色,我们也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陈女士说。

那水

做好水文章 绿水人家绕

3月5日,市委书记周辉,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市委副书记刘亮,市领导张武、彭娟调研靳江源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他们先后来到道林镇、大屯营镇以及花明楼镇沿靳江河沿线,实地察看流域治理情况和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情况。

“是否存在偷排偷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情况?”“除了淤积堵塞,行洪不畅还存在哪些问题?”5月1日清晨,市委书记周辉早早会同市环保局负责人,在此进行了一场不打招呼、不发通知、轻车简从的明察暗访式巡河。当天,周辉一行先后深入金洲、双江口、夏铎铺、历经铺、白马桥等乡镇(街道)河道沿岸和污水处理厂,调研沩江水污染和地下水排放、治理情况。

“宁乡水资源丰富,千百年来宁乡人民依水而居、傍水而生、繁衍生息,所以治水是宁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做好新时代经济发展下的水文章……”周辉一行一路默默地实地察看,一路细细地和群众交流了解,一路深切地与同行人员研究探讨。

5月2日,宁乡市召开2018年第19次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流域治理工作。会议强调,从5月2日开始到9月30日,我市要把“除臭”“剿劣”攻坚战作为“碧水保卫战”的第一场战役。会议下达了一份沉甸甸的任务书,宣告着我市执着而美好的生态梦想——坚持全面排查、摸清家底,抓紧制定“劣五类”水体清单和断面清单,以及其成因清单、治理清单、验收清单和监控清单;坚持全域统筹、因域施策,采取截流、清淤、治理和修复等办法,来铺排流域治理工程和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全程监督,强化责任,集中人员、集中兵力、集中办公、集中治理,坚决、干净、彻底地消灭城市“黑臭水”和“劣五类水”。5月15日,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我市成立了“除臭剿劣”攻坚战指挥部。

5月27日,付旭明在老粮仓镇调研时,沿楚江河堤进行实地调研,并指出要狠抓生态建设,谋求持续高质量发展。

6月1日,市委书记周辉,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调研“除臭剿劣”攻坚战,先后来到侯旨亭小学、民兵渠、龙骨坝以及王家坝和“除臭剿劣”指挥部办公室等地,实地察看了解“除臭剿劣”攻坚战开展情况。

……

碧水保卫战的深入开展,既需要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也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在市领导们的带动下,眼下,一场聚楚沩上下之智、集楚沩万众之力的“碧水保卫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市水务局出动134人次,对沩江河及城区200余个排污口连续16天进行不间断巡查;

市国土局通过实地踏勘、GPS定位100个排口位置,制作沩江流域入河排口整治实景图;

市环卫局组织打捞沩水及“四溪一渠”水域的白色垃圾,清洁水域环境;

市畜牧局组织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对金洲镇等8个乡镇(街道)禁养区内333户20头以下畜禽养殖户进行详细摸底造册;

玉潭街道普查源头、狠抓治理,摸清入河排污口83个,对朝阳溪塘湾社区段至八一社区段河道进行大清理,共清理垃圾60余车,与9户畜禽规模养殖户签订退养承诺书。

为确保靳江等河流生态更进一步向好,大屯营镇当前正借助网格制、河长制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全民参与,共护一江碧水”大行动。

为了家乡的河清水晏,活跃在全市各个水系的河长和百姓河长们,用脚步丈量河岸,用心呵护河流,白天巡河,晚上蹲守。

在流沙河镇,楚江沿线居民改水改厕等多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流沙河镇鸿富村73岁的喻淑元老人就住在楚江边,对于楚江的变化,老人感受很深。“以前河水清澈,我们可以在河边洗衣服洗脸。后来河里全是淤泥,河水很浑浊,河堤两岸都是沙子,我们住在附近每天都是灰尘。”喻淑元说,那时候就天天盼着河水能够回到从前。“如今河水又清澈了,河岸还建了休闲的广场,我们每天都在河堤上散步,看到河岸有垃圾都要捡起来,看到采砂的都去制止,可不能再让楚江河变成淤泥河了!”

那人

护绿水青山 育金山银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句古话。如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思路升华成了“与山水共存”的新思想,“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了人们的内心。

在历经铺街道南太湖村经营一个小摊的陶志平就是思想转变之路上的一个代表者。今年4月,由历经铺街道建设的童牧谷景区对外开放,山清水秀的环境、依山傍水而建的游乐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陶志平瞅准了商机,在景区摆了个小摊,卖凉粉、热狗、矿泉水等。“多的时候凉粉一天都可以卖三四百份,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收入就上千元,一个周末就比得上在外打工搞一个月。”陶志平说。

童牧谷中,远近一片绿色。山连山,起起伏伏;湖靠湖,天蓝水蓝;茂密的杂树默默守护山谷,儿童在这里亲近自然,自由嬉戏。“这里风景真的特别好,山清水秀,孩子玩的项目也很好玩,来到这里,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正带着孩子在童牧谷游玩的市民陈女士说。

据了解,对外开放一个多月的时间,童牧谷游客总量达到了10多万人次。该项目共带动当地40户居民就业创收,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不管是村民收入还是家乡环境,如今的南太湖村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了。与童年时候的记忆相比,村容村貌、村民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大家都自觉地维护环境。”南太湖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曙军说。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宁乡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当前,全市正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切入点,狠抓产业链建设工作,工业经济正呈现从量变到质变、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市环保局重点针对企业环保治理开展专项行动,从环保审批手续、污染治理设施、无组织排放控制、危险废物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补齐环保工作短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使企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蓝天、白云、生机盎然的土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在绿水青山的守护中,我市工业、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迸发出了强大的活力。湘都生态农业园将农事体验与绿色观光相结合,设计出多项参与度高的研学产品,有效激发着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自5月1日开始,位于双江口的稻花香里农耕文化园开启了“亲子农耕嘉年华”畅玩模式,众多游客挽起袖子和裤管,跟上农民伯伯的节奏,在大自然中收获快乐。在回龙铺镇为美园,各色花卉争芳夺艳,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此外,千佛洞景区、香山森林公园、道林古镇、青羊湖、金洲湖、玉潭公园、望北峰森林公园等也热闹非凡,周边农家乐供不应求。

如今,宁乡人信心满怀,在山川秀美的“大花园”里,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持续描绘着充满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画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