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勇
10月30日上午,县政务中心组织全体干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政务服务岗位,政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点围绕“主动服务做加法、优化审批做减法、深化改革做乘法和效能提速做减法”四个方面,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执行能力最强”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主动服务做加法
(一)打造“两级平台三级联动”实现就近办。在全县范围内完成两级政务平台的建设,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增加下放的事项。目前,在灰汤镇扩权强镇赋予61项县级权限的基础上,增加选取玉潭街道、沩山乡等多个镇村作为试点单位,延伸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等32项审批服务事项。
(二)依托智慧政务建设推进网上办。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建成宁乡网上办事大厅。明确即来即办事项265项;网上申报、在线取件的事项55项;网上申报、办件结果快递送达事项33项;网上预审、窗口核准取件事项98项;窗口申报、办件结果快递送达事项117项,实现九成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三)优化服务举措确保轻松办。创新推行全程代办、一窗通办、延时服务,让群众获得轻松办事体验。设立代办中心,为全县工业项目提供全程免费代办。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18个,实行一窗通办。国土局、公安局等单位实施延时工作制。
二、优化审批做减法
(一)注重技术,建立统一的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全县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与各职能部门单位实现数据对接。依托市民之家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建设全县统一的政务服务客户端。不断提升网上办事便捷度和使用率,实现一网通办。
(二)注重民生,着力打造“不打烊+半小时服务圈”。在市民之家,村、社区便民中心等场所部署24小时自助服务设施,实现365天政务服务“不打烊”。借助“两级平台三级联动”的建设,形成“便民半小时服务圈”。县公安局在流沙河、道林等多个乡镇投放交通处罚自助服务机,实现电子违章自助处理。
(三)注重管理,编制服务指南压缩审批自由裁量权。按照全省统一的编码体系,规范事项的名称、类型、材料要求、办理流程等要素。进一步减少申报材料,对没有法律依据的材料一律取消;对审批事项无关联的材料一律取消;消除“奇葩”证明、模糊表述,最大限度压缩审批自由裁量权。
三、深化改革做乘法
(一)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现“进一张门,办所有事”。市民之家进驻审批服务部门37个,公共服务单位20家,进驻事项470项,全县所有为企业、项目和群众办事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入驻。
(二)整合全县投诉平台,实现“打一个电话,解决所有问题”。将全县除110、119、120外的39条服务热线统一归集到一个平台,实现“12345”一个号码管呼处,对百姓诉求集中受理,限时办结、跟踪回访,解决了群众投诉号码多、难得记的问题,杜绝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踢皮球的现象。
(三)推进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赋权强园,以园兴工”。按照“以授权为原则,不授权为例外”方案,在园区下放131项审批权限。建立“三容机制”,推行“见章盖章”机制。
四、效能提速做除法
(一)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跑路。宁乡政务服务网、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等,启动首批“网上办理”个人类事项186项,占所有服务事项的30%。大厅配置高拍仪、扫码枪、政务服务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搭建了宁乡县审批服务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的政务平台。
(二)开通“钉钉指尖”实现内部审批流转。公安局窗口开通“钉钉”户政业务内部审批,以往群众办理户口业务需派出所先行受理,然后报市民之家公安窗口审批,常因资料不齐等问题,群众在市民之家和派出所之间两头跑。通过建立钉钉户口业务审批群,实现户口审批网上办件。目前,“钉钉指尖”审批服务共办结了840余起户政业务。
(三)建立“一网一端一码一库”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升级宁乡县政务服务网、宁乡县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与省、市政务服务网对接。以居民身份证号、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办事唯一标识。建立统一的人口库、法人库等基础资源库,为大数据云平台共享作支撑。(作者系县政务中心办公室科员)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