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县委主体责任,开展巡察工作,下力气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把从严治党的责任落实到基层。”4月18日,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巡察工作,决定在全县全面启动巡察工作。
2016年第一轮巡察工作组建了9个巡察组,对2家县直单位进行综合巡察,对16家县直单位就开展“纠‘四风’、治陋习”、“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专项巡察。上半年各巡察组征集意见400余条,发现问题线索131条,移送问题线索21条,已接受组织调查10余人,查实违纪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1人。
加强领导规范程序,主动出击前移关口
县委派出9个巡察组巡察18家单位,打造基层“拍蝇”利器
镜头回放:为保障巡察工作有序开展,县委先后下发了《巡察工作办法》、《被巡察单位配合巡察工作的暂行规定》、《县委2016年第一轮巡察工作方案》等文件。5月18日,我县召开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重点对宁乡16家单位进行第一轮巡察,全面铺开2016年第一轮巡察工作。
据悉,为了填补对县以下巡视监督的空白,构建起完整的巡视巡察监督体系,同时也通过巡察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构建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不断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及时发现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关心爱护干部,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委针对“四风”和“苍蝇”式腐败问题,作出决策:借鉴巡视方法,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为目的,在全县开展巡察工作。
我县参照省、市模式,高起点谋划,组建强力工作机构。县委成立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纪委、组织部相关领导为成员。选优配强巡察队伍,第一轮巡察成立了9个巡察组,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每组由1名财务人员、1名审计人员、2名纪检干部组成,做到搭配合理、专业突出、优势互补,采取“一次一授权”、“一事一授权”原则,由领导小组下文任命,并在巡察前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12项巡察工作制度文件,对巡察工作做了规范和要求,使巡察工作有章可循、有例可照。
巡察组主动出击、关口前移,基本体现了“三个结合”:与宁乡首创的县乡纪检监察一体化相结合,与选配精干资深、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相结合、与开展“纠四风、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相结合。根据巡察工作整体部署,预计5年内可实现对宁乡所有县直单位、乡镇(街道)的全面巡察。
着眼全局突出重点,从严从实多措并举
上半年各巡察组征集意见400余条,发现问题线索131条
镜头回放:7月15日,我县召开县委巡察工作情况通报会,正式向全县交出了上半年巡察工作成果。各巡察组共计谈话1000余人次,征集意见400余条,接待信访50余件,发现问题线索131条,移送问题线索21条,组织调查10余人,查实违纪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1人。
动员大会以后,9个巡察组全面进驻18家单位进行巡察。巡察组的每一位同志,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巡察,认真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党内问责条例》及县委制定的巡察制度,规范有序的开展巡察。他们主要有以下几大“法宝”。一是开会听:巡察组内成员每周一会,听取单位全面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列席巡察单位相关会议,组织与巡察单位业务关系密切的单位召开座谈会,听取收集问题建议。二是个别谈:与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下级单位负责人、服务对象广泛开展谈话,走访有关单位、乡镇和服务项目,进行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三是查资料:查阅有关文件、会议记录、会计凭证、档案资料,督促巡察单位认真开展问题的自查自纠,对“零”报告不打收条,深入了解核实有关问题线索。四是接举报:发布巡察公告,公布举报电话、信箱、办公地址,在省内外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广泛接受信访举报。
通过扎实有效的系列举措办法,巡察工作成效凸显。据县巡察办负责人介绍,全县上下将始终从严保持管党治党定力,始终高悬巡察“利剑”,切实运用好巡察成果,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将强化纪律审查,严肃查处有关重点案件,严格跟踪督办,抓好巡察反馈和整改。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类处置好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分类移交,对移交线索优先查办,适时对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 吴晴 奉旨亨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