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于功利难读书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姜福成 编辑:陶湘 2012-09-05 10:33:18
—分享—

  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读书是一个千古话题,从孔子到现代、当代的许多大师说过了不止千遍万遍,但到了眼下却忽然变得目的不明了。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探讨时下读书之目的,大体归结为考学校,谋工作,升级别。其实,三位一体,总括起来就是赚钱养家糊口,以为稻粱谋。

  人要吃饭,有些功利心原来无可厚非,但怀着过于直接单一的功利欲却是今人读书的一大误区。读书目的果真是这样直接,这样功利,不仅难于把书读好,且定要误人子弟,甚或遗害终生。

  一曰一味强制,扼杀人性。把三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除了正常学习,还开外语小灶,残酷地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快乐,还美其名曰要赢在起跑线上。小学要拼搏,中学要拼搏,大学还要拼搏,一旦失意,就要沦为新时代的范进。大学毕业,就业困难,心怀彷徨,或长时间走不出郁闷,或干脆跳楼自杀。生产力发展到了今天,人反倒要为生计而至如此,岂不悲哀!

  二曰功利之外,无书可读。既然是怀着功利目的读书,而许多不关功利的书就无须读了。于是好些人读了怎样做事的书,却没读怎样做人的书;学会了做事,而做人却毫无法则,毫无底线。有人问,你们对宁乡的人文历史如此津津乐道,何故许多人并不关心?回答当然很简单:读通自己的人文历史并不赚钱。

  三曰不求功利,无须读书。免了职,退了休,亦或未免职,未退休而升职无望,或已胸无大志,只求得过且过者,便皆不必读书了。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到我们这里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吗?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无从师,其为惑者,终不得解矣!”在这里韩愈告诉我们,从师而学的目的是为了解惑。读书亦然,我们有很多未知领域,有许多疑惑,我们应该是抱着释疑解惑的目的去读书的。

  读书没有禁区,想读便读。清人金缨所编《格言联璧》开卷就道:“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古人尚且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传授子弟,以求较全面的完善其人格,怎么今人倒变得如此功利呢?书读好了,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在当今社会还怕吃不到一碗饭?古人还说“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做一个有品位的人难道不比腰缠万贯的流氓无赖更好些?刚学写作的时候,有老师就说:我们应该求知欲大于创作欲,创作欲大于发表欲。我很赞成,我想,读书亦然。

  怀着释疑解惑的目的去读书,我们才会有释疑后的轻松,解惑后的愉悦。我们才能把读书当作终其一生的功课,才能找到“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的感觉,才能重新拾起孔老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快慰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姜福成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