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事业编制做奖励,堵塞了平民的上升渠道

来源:红网 作者:任超文  编辑:陶湘 2011-08-26 10:39:36
—分享—

  当无数人还在为工作发愁时,如果你“幸运”地出生在河北盐山县,而父母又“幸运”地获得“县长特别奖”,你就可以用幸灾乐祸的眼光看待那些为找工作忙的焦头烂额的同龄人,因为你已经直接“端”上了事业单位的饭碗。

  近日,盐山县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文规定,对“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授予“县长特别奖”的称号,并在下一年度为这些单位相关负责人或个人的一位子女在事业单位安排工作等,且指标自己用不完还可以转送他人。(8月25日燕赵都市报)

  可以预计,面对纷至沓来的指责,盐山县一定会找出一大堆回应报道不实的理由,不过,在这个拼爹盛行的时代,无论怎么回应也不会影响公众的判断,一次次的类似事件不断启迪着公众的智慧,也炼就了大众的火眼金睛。套用正流行的那句名言: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是我不信。

  把进入事业单位的名额被当做奖品,盐山县真是太有才了。反正事业单位需要多少人,每年进多少人也都是咱自己说了算,用事业单位的名额做奖励,既解决了用人单位缺员问题,又解决了职工子女的就业难,还能为就业率做贡献,领导、父母都高兴,可谓皆大欢喜。

  不过,这一连遮羞布都省略了的萝卜招聘政策,给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拼爹时代提供了又一力证,其实质无非是上一轮社会资源争夺战中的胜者企图保持这种优势,希望权力传承和世袭。

  而用事业单位的名额当奖品又会催生新的潜规则:缺乏有效监督程序的评奖过程必定充斥着利益交换和权力寻租,转送的指标成为社会紧缺资源被待价而沽,当权力、背景成为就业过程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时,个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能力就不再重要,这无疑是对前途渺茫困惑的底层民众的沉重打击。

  体面的工作机会不再需要靠个人努力就能获得,就业、升迁等人生重要机遇背后越来越充斥着权力和金钱的背影,比例日益提高的机会被金权所垄断,社会底层出身再也难像以往那样能靠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向上发展的通道被迅速收窄,社会结构的畸形化之路就会越走越远。

  最近有媒体报道,由于从上学到就业,农村学生都处于弱势,农村家庭的子女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动力越来越小,导致高校中特别是名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越来越少,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社会阶层的固化有不断加剧的趋势,长此以往,拼爹盛行,信念和理想被残酷不公的现实击得粉碎,必然为社会发展埋下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任超文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ww.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1/08/26/56789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