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活动现场。段华良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喻恩来 范婷
春林初盛,百花吐蕊。春风十里,却都不如“她”。3月4日,宁乡市举办以“美美与共 幸福宁乡”为主题的纪念第114个国际妇女节活动,巾帼云集,歌舞飞扬,共同唱响新时代的壮美豪情。
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桥梁坚不可摧、纽带牢不可破,有效履行党赋予的职责使命,关键要看组织的引领力。
筑梦新时代,巾帼绽芳华。2023年,宁乡市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昂扬竞发、激情奋进,助力巾帼逐梦,建平台、找资源、寻路径,为广大妇女自我实现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半边天力量,描绘了宁乡高质量发展的华美巾帼篇章。全市广大妇女与时代同行,以昂扬向上、自立自强、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在各个领域挥洒才情,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激扬了巾帼之志、奉献了巾帼之力,彰显了巾帼之美。
2023年,宁乡市妇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对标中国妇女十三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团结引领全市妇女群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奋勇争先,在创新创业大舞台锐意进取,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出力出彩,在社会治理各领域发挥优势,生动展现了伟大事业建设者、文明风尚倡导者、敢于追梦奋斗者的新时代女性风采,打造了省级三星级“网上妇女之家”“宁姐姐”一站式女童关爱中心、“家风家教大讲堂”公益项目等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立得住的工作品牌。涌现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宁乡东湖塘征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湖南省巾帼文明岗”宁乡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湖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长沙沩山炎羽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田匠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实施优秀管理员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活动现场,集体观看了“三月春华 宁耀巾帼”视频短片、《家长会·人生可以重来吗?》家庭教育情景剧,对省巾帼文明岗、省级和长沙市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向阳有宁”巾帼讲师队、“杜鹃花开”宁乡巾帼宣讲基地、宁乡市第七届文明家庭等进行了颁奖颁证授牌,典型代表作了分享发言,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充分展现宁乡市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助力宁乡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业强市、幸福宁乡”中作出的贡献,引领宁乡市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宁乡实践贡献巾帼力量。
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从乡村到城镇,从田野到工厂,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到处体现着宁乡女性的创造与担当,传递着宁乡女性的勤劳与善良,激荡着宁乡女性的光荣与梦想。她们在明媚的春天里蓬勃,在时代的风景里绽放。楚沩大地,巾帼之花竞相开放。
“2020年底,我决定回来开启返乡创业之路!2021年3月,我与喻家坳乡涌泉山村签署合作协议,利用该村闲置小学场地,打造农土特产孵化基地,从事栀子花等农产品运营。我从小就有不服输不认输的‘男儿风范’,也因农村青壮年男劳力成本过高,闲置留守妇女多,所以全部聘用当地妇女,组建了红湘肴第一支‘娘子军’,跑遍了喻家坳的村落,收购栀子花,辣椒等,用汗水泪水,搭建出了涌泉山基地雏形。同时,也将喻家坳储存的20000多斤冷冻栀子花销售一空。”活动现场,长沙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陈玲分享了创新创业故事。2022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夯实基地建设,使“红湘肴”助农品牌深入人心,陈玲建成了栀子花初加工厂、晾晒场、冷冻库等,联农带农模式逐渐成熟,合作农户增至50多户,顺利解决农村妇女就近就业200余人次。同年,成功推出了“栀果轻茶”产品,打造了“宁栀宴”输出总品牌,“喻栀坊”栀子花口红唇膏、香薰、手工皂等让栀子产品更好融入了市场。
2023年3月,陈玲携30000多株栀子花苗种到古丈,与古丈女企业家胡维霞共同研发出了“栀香毛尖”茶。并在广州成立了办事处,设立了网红销售门店,让宁乡土特产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建功新时代,绽放“她”芳华。
“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常说,男儿当自强。我认为,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陈玲在台上动情地说,“2024年,我将再接再厉,砥砺前行,不负重托,持续推进产业的发展!”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巾帼女杰,正如一面面旗帜,鼓舞激励着宁乡妇女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续写荣光。
“自2019年开展‘我是你的大朋友—留守儿童陪伴成长’以来,煤炭坝镇志愿者协会发挥组织优势,就近招募志愿者,发动志愿者近100人,将全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四特学生近50名孩子建立档案,志愿者作为大朋友,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陪孩子们一起过六一、过生日、过春节,带着做家务、做作业、参与社会实践,会倾听孩子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他们想要的温暖和支持,获得孩子们的爱和信任。”活动现场,煤炭坝镇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成亮表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煤炭坝镇志愿者协会将持续深耕陪伴计划,与“煤城筑梦助学计划”一起深入实施,为青少年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帮扶,助力煤炭坝镇青少年健康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家庭离不开好的家风和家训。从古代到现代,从伟人到普通人,最终汇集成为“家风、党风、政风、社风”相统一的新时代家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教,笃厚的家风,影响着家庭成员品格,贯穿一生的价值观养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我父母生前都是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尽管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微薄工资,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学生想读书却因家贫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帮学生交上;面对衣不蔽体,经受寒风冷冻的学生,他们总会将自己孩子的衣服无偿给学生穿上,只让他们免受冷冻之苦。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长的,父母爱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开始萌芽。”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李可立在活动中作“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分享时表示,在父母言传身教及耳濡目染下,他决定用实际行动传播爱的力量,设立了初始资金为3万元的个人爱心基金,并每年从个人工资中提取3%,长期用于资助慰问那些因病致贫或致残的特困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多年来,爱心基金已资助90余人,并带领全家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和公益活动。李可立自加入环保志愿者协会接任会长以来,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我是宁乡人,我为宁乡好”的志愿服务理念,协会迅速壮大,发展到目前5000余名志愿者,通过环保公益活动,动员了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共同改变生态环境,守护着宁乡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先后获评为全国第十一届母亲河绿色贡献奖、全省首批“示范性社会组织”、湖南省“最美生态环境保护集体”等荣誉。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严谨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我的人生,也成就了我的幸福家庭。”李可立表示,“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今后,我将继续传承好家教、好家风,让我的‘小家’辐射带动社会的‘大家’,让爱的种子永续传承!”
奔向春天,展望全年。妇女儿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宁乡市各级妇联组织将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着力增强妇联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的职责,真正当好妇女群众的“娘家人”;以文明家庭评选为抓手,教育引导广大妇女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倡导人人讲美德、家家创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加大各类培训,积极帮助广大妇女提高素质、掌握技能、增强本领;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着力净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广大宁乡女性正携手同行、砥砺奋进,做到“思想美”,一心向党永跟随;做到“事业美”,矢志奋斗建新功;做到“文明美”,传承美德树新风;做到“内涵美”,自强不息展风采。美美与共,同心筑梦,积极投身“八大行动”和“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为建设“工业强市、幸福宁乡”“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贡献“她”智慧与“她”力量。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