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凤 王昌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去年以来,东湖塘镇泉塘湾村在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找准着力点,突破关键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是基础。7月13日,在湘鹏鹅业养殖基地上,看着几千羽大雁鹅成群结队踱着步,时而悠闲觅食,时而水中嬉戏,泉塘湾村党总支书记刘秋波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原来,为了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泉塘湾村将55万元资金投入到湘鹏鹅业种鹅基地,每年分取红利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是投资的第一年。
“按照现在的形势来看,今年预计收入可达160万元。”湘鹏鹅业负责人蔡旺鹏告诉记者,有了这笔资金,湘鹏鹅业开始着手对品种进行优化,换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大雁鹅,扩大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达到3000羽。将场地由原来的10亩扩大到20亩,增加了大雁鹅的水上运动和陆上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大了,产蛋率更好了。同时,对塘基进行护砌,减少水土流失,水质得到进一步优化。蔡旺鹏还承包了周边田地,种植青草作为大雁鹅的主食,实现了绿色养殖。系列举措让湘鹏鹅业年收入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泉塘湾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保证。不仅如此,养殖大雁鹅的村民也可实现增收。
“村上的脱贫户不存在返贫的风险了!”刘秋波告诉记者,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之外,该村在“手把手”教会脱贫户大雁鹅养殖技术的同时,将种鹅分批次分散送到脱贫户家中进行养殖,一年下来,脱贫户每户可实现增收2000-3000元。
就这样,泉塘湾村依托入股湘鹏鹅业、土地流转,以及闲置学校和闲置土地租赁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以来实现了新突破,新增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万元。
乡村振兴要让经济与文化实现“同频共振”,产业振兴的同时,也要推动文化振兴。为此,泉塘湾村通过充分发挥刘少奇同志回乡考察第一站的教育作用,着力打造王家湾红色教育基地和农村党员培训基地,建设王家湾美丽宜居点。在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下,项目得以顺利快速推进。截至目前,该宜居点的水塘清於护砌、桥梁建设、古井恢复、菜园建设、道路扩宽、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均已完成,宜居点雏形已经显现。
“屋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要进行文化长廊进行布局布点和绿化亮化工作了,预计10月份可全部完工。”刘秋波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而道远,下阶段该村将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促进村域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