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华(左)与该镇相关负责人实地查看。鲁应龙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应龙
“自建房安全整治的出发点完全就是为大家安全着想,有隐患就要排除和整治,大家都是街坊邻里,请多理解配合支持镇村的统一行动。”近日,天气炎热,记者走进灰汤镇双盆村看到,镇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黄海华和市人大代表、村干部汪小林正在上门入户走访经营性自建房户子,他们汗流浃背,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
黄海华、汪小林在自建房安全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被同事称为“黄金搭档”。
据灰汤镇人大主席周勇介绍,该镇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决策同向、与发展大局同步、与群众意愿同心,各级人大代表紧扣自建房安全整治、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工作,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特别是自建房安全整治方面,人大代表勇冲排查一线,至目前全镇共排查自建房25122栋。记者采访当日,部分人大代表已投身到对全镇1152户经营性自建房依次分批销号的队伍当中。
“你是市人大代表,我是村党总支书记,这项工作我们不容懈怠,必须抓扎实抓出成效。”时间回到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在灰汤镇自建房安全整治工作部署后的第一时间,黄海华找到汪小林商量,两位代表一拍即合,随即组织村干部、联村干部和网格干部,紧急召开自建房安全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部署会,决定将本村的自建房分片区进行摸排,逐一跟进重点隐患户。
在黄海华、汪小林的强力推动下,行动随即紧锣密鼓推进。在自建房安全隐患信息统计工作中,他们通过聘请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等方式,使统计数据在全镇一直遥遥领先,迅速摸排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
经摸排,水南组潘建平户属于重大隐患户,黄海华立即安排连片干部对其房屋设立警示牌、警示带,告知潘建平房屋不能再居住。潘建平户是6口之家,两个儿子中,一个儿子30多岁至今未婚,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家境实属困难。对此,黄海华和汪小林多次上门做其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
6月进入主汛期以来,每一次发布暴雨预警,黄海华就安排值班人员对潘建平一家进行安全转移。6月中旬的一场暴雨后,潘建平家的厢房部分发生坍塌,黄海华当即上门查看并拍照反馈给上级领导,在与该镇相关负责人实地查看后,黄海华花了一个通宵的时间写出详尽的书面报告,积极为潘建平家争取相关补贴政策。
“我当代表为人民。”用黄海华的话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并且是村上的“领头羊”,就必须一心为民。通过两位人大代表的亲力亲为,潘建平家的事得到妥善及时的解决。镇政府同意认可黄海华写的书面报告后,他便会同自然资源专干迅速办理房屋审批手续。
基层工作不易,对于黄海华、汪小林来说,深有体会。手续办好了,但与其房屋相关的土地纠纷又冒出来了。对此,汪小林协同治调主任多次上门调解无果后,又向上级领导请示,组织相关当事人到村部当面座谈协调,化解矛盾。“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刚开始大部分人不让步,后来就只能把有些问题放到桌面上来协调解决。”汪小林说,办法总比问题多,最终还是达成一致,妥善解决。
拆除当天,黄海华、汪小林早早来到现场,帮助潘建平拾掇杂物,做好现场疏导工作,监督挖机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附近群众安全……当地群众纷纷为这对“黄金搭档”拍手叫好。
人大代表在行动,他们的行动永远在路上,也深入群众心坎上。
在对经营性自建房作安全鉴定时,村干部和网格干部上门送鉴定资料的时候,有的村民最初并不支持该项工作,抱怨不断,黄海华果断决定:村干部必须起到表率作用,支村“两委”班子成员拥有经营性自建房的最先签订鉴定合同。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两人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对本村28户经营性自建房逐一上门走访,送上房屋安全隐患告知书,了解诉求,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并出示村干部已签订的合同,签订合同的当天,安排由熟悉情况、从事多年国土工作的自然资源专干带队上门落实,此项工作才得到顺利展开。
人大代表,为党分忧,为民解困。自建房安全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黄海华、汪小林以此为工作重心,共排查全村自建房1465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28栋,经鉴定,4栋房屋存在重大隐患,至目前,其中2栋已被拆除,另外的已维修加固和拆旧重建,均已消除安全隐患。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