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喻恩来 钟轶
“你等等我,我上楼送个资料就和你一起去看校车停靠点。”
“好的。”
2022年5月7日上午10时,横市镇安监办内,胡启明还在和胡海明沟通校车停靠点指示牌安装的相关工作,令胡启明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他和年仅46岁的胡海明的最后一次交谈。
5月7日原本是最平常不过的一个周六,因为“五一”假期的调休,他早早地来到单位,与同事一起开着交通安全车巡查了一圈路况,确保校车接送学生时的安全。上午9点多,与胡启明见面简单地沟通了几句,便上到办公室三楼送了个资料。回到办公室后,胡海明突发疾病,经同事及医院医生紧急全力抢救,但无力回天。
短短三个多月,他是同事们眼中的“工作狂”
2022年1月,胡海明从宁乡市电影放映发行公司通过考试成为横市镇安监办的一名普通干部。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他天天起早贪黑,为的就是镇里的校车安全工作。短短三个月,在同事中留下的印象,他是一个工作狂。
胡海明手机中的照片记录下了他的工作状态。
23:37,18:54,18:10,18:03,19:01,5:53。
5月1日,疫情防控值守。2日-4日交通安全巡逻。5日,居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夕阳正好,拍下来分享给妹妹。6日,交通安全巡逻。
“他总是比其他同事来得早,下班得晚。”覃勇与胡海明打交道最多,他介绍,每天天微微亮,胡海明都会叫上他出门巡逻,再回到食堂用早餐。学生放学之后,天黑之前,胡海明还会再出门巡逻一圈,确保交通安全。
“他没有一句怨言。”覃勇说,宁横公路铁路桥下的岗亭需要安装一个喊话器,镇里没人会装,胡海明二话没说接了下来。他拿来说明书研究,怎么安装,怎么录制多段语音,怎么设置间隔时长,怎么循环播放。
任何一件事胡海明都会亲力亲为,在他眼里就没有别人的工作。“有一次,在G234巡逻时,发现路上的坑,他立马找来锥形桶警示那些路过的司机。”覃勇说,他还会立马上报有关领导,直到这个事情圆满完成,他才放下心。
今年3月份,宁乡接连下了几场大雪。在胡海明看来,积雪会影响校车安全。“他一忙就会忘记看时间,有一天晚上扫雪,扫到了半夜,即便里面的衣服被汗浸湿、外面的衣服被雪打湿。”覃勇回忆,胡海明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希望把重点路段的雪扫干净。
从疫情防控到交通安全宣传再到网格“敲门入户”,胡海明事无巨细都服从安排。横市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志敏这么评价他:他工作很认真、很务实,也很上进,虽说今年让他负责校车安全工作是他第一次接触,但是他虚心向之前负责的干部请教,对疫情防控、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镇里的中心工作都很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是一个很不错的干部。
桌上那张未写完的请假条,成了他的遗愿
“他还没有等到涛涛(化名)高考,就永远离开我们了。”谈及自己猝然离世的哥哥,胡海梅的眼泪瞬间就流出来了,“我至今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今年,胡海明的儿子涛涛就要高考了。因为学校要在五四青年节这天组织一场集体成人礼,4月30日,胡海明为涛涛买了一套西服,胡海梅偷偷地在旁边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父子二人虽然没有眼神交流,但却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没想到这张照片是父子二人最后一张合照。”胡海梅说,哥哥那天开玩笑说,“自己都没有买过这么贵的衣服”。
原本,胡海明是要去参加涛涛的成人礼的,“我说要他请个假陪涛涛一天。”胡海梅回忆,胡海明要等到6月份涛涛高考时再请几天假,所以5月4日就没再请假了。
“5月1日-4日正常上班。”胡海明买完衣服后看到了突如其来的信息,连夜从宁乡城区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不想麻烦任何人,也因为是新岗位上任不久,所以胡海明格外努力。履新前,他特意买了一块手表,作为自己获得新工作的奖励,也督促自己注重时间观念。
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张请假条。请假条上,仅仅填了他的名字,未来得及写的,成了他的遗愿——“陪儿子高考”。
斯人已逝,在宁乡这片热土上,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同事们不会忘记,这位在校车安全战线上和大家一起奋斗的战士;群众不会忘记,这位在路上填坑、巡逻、铲雪和大家耐心交谈的好干部……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