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来强:为残疾人编织就业梦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1-06 09:32:12
时刻新闻
—分享—

周来强(中)向李迈军(右)介绍百香果生产情况。 李家军 摄

周来强利用机械加工竹子。 李家军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先强 李家军

对于有志气、有骨气的人来说,艰难困苦反而能激发其生命的潜能,使其变得更坚强、更无畏。巷子口镇仙龙潭村庙坳组村民周来强荣获“湖南省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示范户”等称号,声名远播的他却说:“我是个有残疾的农民,也是一名农村党员,在市残联和镇、村干部支持鼓励下,只想搞点有分量的产业,力所能及帮助残疾人朋友,才不枉来人世一趟!”对这个名为“来强”且“要强”的成功人士,记者慕名进行了现场专访。

告别大城市

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周来强自言家境贫寒“出身苦”,在当地做过木匠、篾匠、锯匠和厨师,开办过红薯加工厂、竹制品公司,又到城里闯荡,在省会长沙开过饭店和洗车店,有亏损,也赚过大钱。积累了“第一桶金”,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告别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重新过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原来,回到家乡的周来强并不是恢复种稻种红薯的传统生产,而是在偏僻的高山小山村推广种植中药材,组织村民创办宁乡瑞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说:“我想起本地有好生态,生态产品与健康产业息息相关。家乡好山好水,我决定回乡创业种植生态中药材,兼种些小水果,要为永远保留这份生态美作出自己的贡献。”

仙龙潭村是一个海拔300至600米、昼夜温差较大、山多田少人稀的小山村。在这里,他首先带头种植数十亩中药材罗汉果,后又种植了小水果黄桃和砂糖橘。随后,他看中相邻的狮冲村一个小山冲,又创办了一处更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了260亩罗汉果和百香果。

2021年12月22日,即冬至过后的第二天,记者随仙龙潭村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迈军和队员夏正刚,穿过自然村落,沿着一条简易公路向上行进,来到距巷子口集镇约3公里的宁乡瑞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狮冲生产基地。这里是沩水上游,小山冲里绿水青山,只见浓密的果园像绿色的地毯,从山脚延伸至半坡,一颗颗沉甸甸的罗汉果和百香果挂满棚架,深冬时节仍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每颗百香果能卖1块多钱,每公斤价格高达30元,非常不错!”看着棚架上一颗颗或青或紫的百香果,正在果园忙碌的周来强脸上笑开了花。他这处基地于2020年创办,利用的是荒田荒地,他以每小时160元的代价请来挖掘机师傅,花了两个多月才修整好梯田,竹子加网绳搭棚架每亩花费1000元,从广西桂林引进的苗子每亩成本约500元,复合肥和有机肥又花去每亩约800元,头一年全部尝试种植罗汉果,回本28万元。第二年以种植百香果为主,产值约40万元,两种产品均不愁销路。

打出“生态牌”

所有中药材都采取有机种植

“我计划还要扩大规模,2022年把冲里另外的22亩荒田也流转到基地,将小山冲所有的荒田荒土都利用起来!”周来强兴奋地告诉记者。因为罗汉果是一年生药材,而百香果是多年生药材,当来年夏秋百香果就将迎来“梦想结晶”的盛果期。他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百香果价格,盛果期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200多亩百香果产值100多万元,由于节省了苗木钱,除去其他成本,一年保守估计也可挣50万元。

周来强介绍,百香果属草质藤本植物,结果期长达大半年,分批采摘可从7月份采到第二年1月份,植株经济寿命一般8至10年,适于海拔200至1000米的山谷中种植。其果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效,也可生食或作蔬菜,果瓤多汁液,加糖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还可用来添加在其他饮料中以提高饮料的品质。

因为中药材对气候、地理位置、土壤酸碱值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选择最适宜的种植地点和种植方式是成功的关键。“我进行中药材水土栽培试验后,证实老家仙龙潭村确实是种植中药材的宝地。罗汉果需要每年种植,百香果种植一次可多年收获,虽然两种药材效益都不错,我偏重大面积种植百香果,2021年在狮冲基地种植百香果255亩、罗汉果5亩,那都是我的‘梦想结晶’!”周来强说,“我打出‘生态牌’,所有中药材都采取有机种植,不打化学农药,不用化学除草剂,少用化学肥料,多用天然有机肥。”因为从没用过化学除草剂,他以每人每天90元的报酬,专请当地残疾人来除草、施肥、剪枝和采摘。平时少则12人,多则20人,仅近两年基地就为残疾人发放劳务费25万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周来强花费1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进出基地的简易公路,能通行货运车辆。新年尚未来到,他就早已构思好,下一步要建设良种繁育示范园,带动更多的山区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并进一步改善基地设施,搞开放式生态采摘园,发展山区生态采摘旅游产业,带动更多的生态果品走出去。

因伤截肢,如今靠装一条假肢行动的周来强,总是以残疾人身份想到帮扶其他残疾人。他诚恳地说:“在仙龙潭村乃至巷子口镇,凡愿意种植百香果的残疾人家庭,我决定都免费赠送苗子,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全镇1100多名残疾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约600人,我想发动有条件的户子每户种1亩,数量就达600亩以上。”

面对困难

重开竹编厂,为残疾人编织就业梦

“不怕记者笑话,我开红薯加工厂和竹制品厂都没赚什么钱,甚至还亏了本。”周来强是宁乡裕农竹制品公司法人代表,他勇敢地面对困难,2021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利用原乡镇企业废弃的场地重开竹编厂,“竹老板”解决多名残疾人就业,又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身残志坚的周来强在宁乡市残联和宁乡烟草分公司鼓励支持下,签订了生产晒烟所用的晒折长期产销合同,为此他从广东购置了破竹机、分层机、裁篾机等全套竹子半成品加工机械设备,于2021年12月5日正式投产,日产500副到1000副晒折半成品,厂里聘请了4名残疾人作为长期合同工操作机械。

“每副晒折两片,由半成品再手工编织成晒折,一片可得手工编织费1.2元,每做成一副晒折就有2.4元钱。运作方式是,在厂里加工好半成品后,我用农用三轮车运送到本镇有劳动能力有意愿搞加工的残疾人家里,一个一个让他们学会竹编技巧,手工编织好的制成品再成批接回厂里。”周来强介绍,“我还订好了激励残疾人的措施方案,对凡完成编织晒折5000副者奖励1500元、完成编织晒折1万副者奖励3000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我深知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希望把工厂和中药材基地做大做强,这样就能解决更多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周来强告诉记者,“不管经营状况如何,我都不会拖欠工钱。如今附近的残疾人朋友都愿跟我做事,大家一起创业。”

周来强积极向上、自信乐观、不等不靠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虽然腿脚不便,他现在每天忙于竹制品加工或到中药材基地,坚持两头跑,为残疾人编织就业梦,残疾人务工者都打心眼里佩服这位老板。巷子口镇党委书记唐正和联村的镇人大主席胡铁文多次调研其助残产业,给予产业项目资金支持,帮其打开产品销路。

仙龙潭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方甲玲动情地说:“周来强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党员、残疾人、脱贫致富者。我希望他的厂子和基地发展得更好,带动本村乃至本镇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大潮中,为残疾人自强不息、扶残助残树立典范,让更多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