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门口党校”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1-05 09:39:12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喻冠男 周杰) 近日,在流沙河镇荷林社区党员、鱼苗养殖大户隆雪初的渔业基地,随着渔网渐渐被收起,一条条鱼苗露出水面。前来购买鱼苗的贩子,不一会儿,刚网上来的鱼苗就被抢购一空。

基地的主人隆雪初做鱼苗生意多年,他说以前养殖技术全靠自己摸索,2021年镇里成立了基层党校,先后开设了十多期鱼苗养殖培训班,为大伙送来了技术“及时雨”。“党校经常组织我们搞培训,有专家经常下来指导我们搞养殖,镇村还建立了‘渔业养殖微信群’,技术上有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隆雪初告诉记者,养殖技术跟上来了,效益也明显变好了。2021年一年能够挣近20万元。

现在,在隆雪初的渔业养殖基地购买鱼苗的固定鱼贩就有40多人,荷林社区脱贫村民文润群就是其中之一。“一年里只有一个多月没有事做,因为天气太热,效益还是相当可以的,多的一天可以挣一千多元,少的那天也有几百元。”文润群一边选购鱼苗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满足农村党员在产业调整、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也成了新的课题。2021年3月以来,流沙河镇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培训场地、有师资队伍、有课程资源、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要求,高标准、高效率建设了宁乡市首家乡镇党校。先后开设了花猪、渔业、荷花等种养业培训班,以及干部素质提升班、党员轮训班、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班等课堂,并将课堂搬到产业基地和田间地头,为当地党员干部、产业人才送上了知识“大餐”。

看到隆雪初鱼苗养殖搞得风生水起,荷林社区不少居民也纷纷加入养殖队伍。在流沙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导下,荷林社区还成立了渔业协会,引导养殖户抱团发展。目前,荷林社区有100多户、400多名群众从事鱼苗产业,2021年销往省内外的鱼苗超过40万公斤,年产值达800多万元。鱼苗产业成为该社区的支柱产业,2021年社区集体经济有望突破80万元。“我们成立乡镇党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党员队伍中挖掘和培养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力争实现组织振兴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流沙河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瑛介绍。

一大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及农业专业人才的聚集,让流沙河镇乡村振兴底气倍增。今年,流沙河镇在做强优质稻、土花猪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鱼苗养殖和荷花、草皮、水果种植,全镇正在形成“画圆一轮明月、点亮满天星斗”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特色种养业红火了楚江两岸,富了村庄乐了村民。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