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范婷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村庄,白墙黛瓦的村舍……12月16日,记者走进青山桥镇竹峰村,田园放歌、山水交融、鸟语花香、流水潺潺。迎冬日暖阳,放眼眺望,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山峦阡陌美景连线成片,这里生机焕发,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
近年来,竹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切实为民办实事、淳化民风求发展”为宗旨,深入推进“党建+”模式,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共商共建,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村民富在产业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治理优、百姓富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该村先后获得我市“三无”(无信访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村庄、综治维稳先进单位,长沙市卫生村、长沙市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等荣誉。
党建汇聚力量 发动振兴新引擎
党旗红,才能红一片;基层活,才能活一方。竹峰村党总支把党建工作作为强村富民的基石,坚持“开门式”建设,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征求意见会、党员公开承诺会、民主议事会、经验交流会等,将党员和群众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达到党群互动、干群互动,全村民风民俗更加文明和谐。
同时,开展环境卫生入户评比,评比小组由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每次由五人组成,深入各家各户按照“房前屋后、室内卫生、垃圾分类、鸡鸭圈养、环境保护”进行计分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公示在环境卫生入户评比公示栏内,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同时,在党员队伍中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入户进行督查、帮助整改。年终进行全面总结,全村评选“最美家庭”、每组评选“最清洁家庭”并予以通告表彰,倡导全村村民向先进看齐。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在政治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放方法,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建设美丽宜居生态村庄、倡导移风易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竹峰村党总支副书记戴万利告诉记者,村子富不富,就看党支部。今年换届选举,支村“两委”成员平均学历及年龄实现“一升一降”目标,一批懂农业、爱农村、有干劲的党员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中,村级班子年龄、学历、结构大幅优化,筑牢了村党组织战斗堡垒,汇聚了“人才”力量,激活了发展内生动力。
田园融合新模式 擘画美丽朝阳湾
“我们村变化太大了,以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大家的心情也好了,各种活动也开展起来了,每天晚上都有人在广场上唱歌、跳舞、拍抖音。”竹峰村朝阳湾美丽宜居村庄依山傍水、家家户户白墙黑瓦、田亩错落有致,环境幽静。谈到村里的环境变化,89岁的老娭毑周桂香打心底里开心。她一边散步,一边告诉记者,“不光路修好哒,还有锻炼身体的器材,住在这里特别开心、舒服。”
近年来,竹峰村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牢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抓手,提质升级人居环境,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宜居、产业兴旺发达、乡风文明淳朴的美丽宜居村庄——朝阳湾。
“我们大力兴建村级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垃圾分类亭、文化健身广场等公益项目。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网改造全覆盖,构建了‘矛盾不出组、看病不出村’的宜居生活格局。”戴万利告诉记者,竹峰村围绕环境卫生工作,通过“党支部包片、党小组包组、村民组长包屋场、党员骨干包户”的形式,实施“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营造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村落。
“在打造朝阳湾美丽宜居村庄时,群众自愿筹资5.64万元、投工416个,贡献土地2亩多。”戴万利告诉记者,朝阳湾美丽宜居村庄全区域采用标准管网式污水集中处理,集中接入各户化粪池的处理水与各户的生活污水。全区域全部实现绿化与亮化,打造了众多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花池,鸡鸭都进行了圈养,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长效管理机制。
年初以来,竹峰村建设了20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综合型文化广场1个、沿河风光带2条、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基地100余亩、规范化美丽菜园4.5亩,拓宽提质改造及黑化、绿化、亮化道路2.5公里等,打造了产业文化园、红色文化长廊、传统文化园、沿河风光带、运动康养吧、文化广场、议事厅、入口主题园、美丽菜园等小微景观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抢抓新机遇,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划打造三到五个美丽屋场,把竹峰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和谐。”戴万利告诉记者,志行万里者,中道不辍足。未来,竹峰村将以赶考的状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