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乡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彭智勇讲述宁觉支部的历史。
何叔衡主办的《湖南通俗日报》。
□文/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喻梦霖 图/任铁 何华龙
百年前,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中华大地上悄悄酝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一股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在楚沩大地迅速扎根。特别是受“一大”代表何叔衡的影响,宁觉支部应运而生,这也使宁乡成了全国最早有共产党员和湖南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本期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宁乡薪火》,让我们一起走近宁觉支部的故事。
(一)
1925年2月,宁乡寒风凛冽,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气息。宁乡甲种师范讲习所内,正秘密举行着宁乡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大会。从这天起,中国共产党宁乡历史正式翻开了崭新一页,这即将入党的11名年轻人连同3名正式党员一起,成为了谱写这部宏伟篇章的先行者。宁乡第一个党支部——宁觉支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这场历史性的盛会为何会在“甲师”举行?会上宣誓入党的11名党员分别有谁?让我们回拨时间的指针,从1921年说起。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一大”结束后,毛泽东与何叔衡回到湖南积极发展党员,并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为党的事业发展培养干部和人才。10月10日,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任组织委员。支部先后发展了李立三、郭亮、任树德、许抱凡等10多人入党。刘少奇也于1921年冬在莫斯科入党。1922年姜梦周在何叔衡的介绍下成为湖南第19名共产党员。1922年5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刘少奇等为委员。到1923年4月,毛泽东去上海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湘区委员会书记由李维汉接任。
出于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的考虑,1923年初,何叔衡指导姜梦周回到宁乡,组建宁乡甲种师范讲习所(简称“甲师”)。同年9月17日,“甲师”正式开学。学校招收两个班,共计学生105人。“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云山及玉潭学校,他们前期都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和革命思想。所以到甲师以后,学生们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能够与时代潮流跟得上。”中共宁乡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彭智勇介绍。
虽然招收的学员不算多,但甲师确是一所颇有历史渊源的学校。清代,湘军名将刘典为了方便宁乡学子在省城读书,特意集合一些乡绅,在长沙望麓园倡建了沩宁试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宁乡籍民主革命家周震鳞等把沩宁试馆改为驻省中学堂,并开设速成师范科。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曾在此读书。之后学校又改名为宁乡驻省中学,由于经费问题,1921年学校停办。直到1923年春,学校搬回宁乡,才重新开办起来。学校除吸纳进步学生入学外,来自省立第一师范的老师陈章甫、许抱凡和来自云山学校的老师谢觉哉、王凌波、梅冶成等,也先后入校任教,他们把先进的办学精神带到了“甲师”,很快这里成了宁乡人民革命的又一摇篮。当时学校的第二任校长谢觉哉积极与何叔衡联系,借助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东风,在校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像甲师有一个老师叫做喻棣芳,他是我们宁乡‘四老’之一。喻棣芳就专门编了一个册子叫做《学说浅释》,专门介绍社会主义学说。”册子里专门介绍社会主义学说。”中共宁乡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姜小平介绍,新的革命学说与具有革命传统学校的老师、学生结合起来,让甲师成了宁乡革命的又一个摇篮。
(二)
1923年至1925年间,马克思主义学说在甲师的广泛传播,为宁乡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学校进步老师和学生们在一系列革命活动中得到的有效锻炼,同样为之后党支部的成立,培养了大量人才骨干,积累了组织基础。出于发展党组织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宁乡支部顺理成章在甲师成立。于是,学校已率先入党的三名党员陈章甫、许抱凡、胡辉,开始在甲师积极发展党员,酝酿建立党组织。1925年2月,当时的湖南区委书记李维汉专程到宁乡来检查农运农协工作。他把这三个党员召集到甲师开会,指示要在宁乡成立党组织。
参加第一批入党宣誓的有11人,他们是戴卓良、夏尺冰、喻东声、杨文寰、刘之康、李拔群、廖正良、严岳乔、严凯成、周湘圃和何立前。这批宣誓的党员中,后来有的成为了中共县级领导,如严岳乔是中共宁乡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严凯成是中共汉寿县工委书记,夏尺冰是中共宁乡县委书记、中共湘东南特委书记;有的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如杨文寰、戴卓良等。第一个支部以“宁觉”为代号,意为宁乡的觉醒,故又称“宁觉”支部,直属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领导。支部第一任书记是胡辉,宣传委员许抱凡,组织委员戴卓良。“胡辉出生于青山桥,1924年被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甲师毕业后,到省里参加了农运工作。1927年马日事变后,胡辉回宁乡时被一个地主恶霸发现,被逮捕杀害于县城的驿马坪,牺牲时年仅28岁。”姜小平说。
“宁觉”诞生后,甲师内部率先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活动。彭智勇说:“第一是成立了文化书社的甲师销售点,主要用于销售一些进步书籍,如何叔衡在长沙主办的《湖南通俗日报》等。其次在甲师兴办了农民夜校,一些身份为共产党员的老师对农运干部进行培训,具体名字叫农运讲习所。”
宁觉支部成立后不久,宁乡第一个团支部也在甲师成立,团支部书记由胡辉兼任。作为一支青年人的团体,社会主义青年团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开展活动。宁觉支部的成立,为之后推广党的政治纲领,唤醒宁乡工农群众参加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支部的领导和影响下,国货维持会、雪耻会和支援北伐的联合阵线相继形成和发展。紧接着,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在楚沩大地上掀起了热潮……
宁觉支部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宁乡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宁觉成立后,为迎接北伐的到来,是如何开展工农运动的?宁乡党组织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下一期的《宁乡薪火》,我们将继续为您讲述宁觉支部的故事。
文史专家:孙意谋 谢仲舒 李乔生 文国旺 徐拂荣 姜福成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