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爽飞
人们常说,为人做事,要坚守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明底线、知敬畏”,要有“底线思维,居安思危”。这里说的底线,不会像球场的底线那样分明,看不见,却存在于人的心中。
底线是对与错的分界线,是为人做事最低的标准。守之则安稳,越之则危险。社会要变得有秩序、和谐,规矩是少不了。这些规矩,都是底线。底线有很多,大体上都在法律底线、纪律底线、道德底线范畴之内。有些人的内心有自己认定的底线标准,比大家公认的底线标准要高。这种严格自律的底线高度,决定了人品的高度。
底线是需要守的。为什么要守?是因为底线之外,充满了各种诱惑和陷阱。吃喝玩乐,七情六欲,权力、金钱、美色等等。每一诱饵都是醉人的糖衣炮弹,稍有不慎,底线就会被击穿。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每一个被查的贪官,都是明证。一时的欲念,造成的可能是万复不劫。而世间并没有后悔药,等你酣悟的时候,一切都晚了,也无法挽回。
守住底线,要有正确的“三观”。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底线的高度。三观正了,心中有杆秤,是非黑白分明。犹如有了火眼金晴,妖魔鬼怪难逃法眼。也仿佛炼就了金刚不败之身,百毒不侵,能够自觉抵制来自外界的种种诱惑。三观不正,就可能是非不分、对错模糊,底线不攻自破,甚至没了底线。
守住底线,关键是自己的内心。心要静,不为诱惑所动,不因对比失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波澜不惊。守住底线,要对底线有敬畏之心。因为敬,所以要遵守;因为畏,不敢突破。要知道底线之下,往往是万丈深渊,守住底线也是保护自己。守住底线,需要自律。要自己约束自己。古人强调慎独,慎独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为。底线的失守,往往是缺少监督的地方,心存侥幸的时候。东汉人杨震给我们上了一课。杨震举荐王密做了县令,王密夜里探访他并奉上黄金,还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义正辞严,令王密惭愧而退。我市龙田镇七里山的杨家湾有一座古石桥,取名为“四知桥”,就是杨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令人尊敬的先祖。杨震的行为却实令人尊敬,同时也告诫人们: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谁非己莫为。要相信总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因职业和岗位不同,人们所坚守的底线内涵也不尽相同。如党政干部要为人民服务、不贪污受贿;企业家要生产良心产品,不搞假冒伪劣;商人要诚心经营,不能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等。一般而言,位高权重者、社会名流,有求者众,各种诱惑也会更多,需要守住的底线更多、更难,这需要有非同一般的定力,不在诱惑和欲念面前迷失。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