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熊飞
感人的事物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两年之前我参观过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一直铭记在我脑海中。
那是2018年10月,我在浙江大学参加学习培训。10月20日,正值周末,班长集政主任、副班长湘越主任派人来邀我(学习委员)去参观南湖,我大喜,因为我早就有去朝拜红船的想法,于是打起飞脚赶上车。
是日秋风送爽,一路山回水转,景色秀丽宜人。约十一点,我们七八个人到达嘉兴南湖。湖不很大,但游人如织。排队坐船到湖心岛,清风拂面,杨柳迎人。沿岛北行,湖边一树一亭,亭中一竖石碑,上刻董老的七律“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茫访旧踪。”
再前行五六十步,见湖边有一红色游船,长约两丈,宽约六尺,高约七尺,船顶前后两端呈波浪型、中部平顶,里面似摆有方桌。这就是中共“一大”纪念船。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充满白色恐怖的上海秘密召开。7月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时,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谎称走错了地方。与会人员高度警觉,立即中断会议,迅速分头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赶来,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但一无所获。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她是浙江嘉兴人)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7月31日,代表们来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面对红船,我肃然起敬。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当时那一群人,冒着生命危险,立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宏愿,铸造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谢觉哉在1921年6月29日的日记里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日记中五个圆圈代表的意思是“共产主义者”,当时怕泄露这件大事,只能以“○”代意。
记得早些年我在省委党校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位专家型的企业家刘同学说,“我研究了50多个政党的党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是最先进的。”我当时听了有些惊讶,原以为搞企业的只图赚钱,没想到对党的比较研究还那么深。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台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守初心担使命的必然。
面对红船,我感慨万千。立初心不易,守初心更难。中共“一大”代表13人中脱党或被开除党籍的7人,为党牺牲的4人,最终走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2人:董必武和毛泽东。大浪淘沙,没能守住初心的超过了50%。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曾记得某地三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可当初他们也是向党组织作了保证、甚至写了血书的。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诱惑的人何其多啊!
面对红船,我心情振奋。一条小船为什么能行稳致远?一个50多人的小党为什么能发展成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全面小康?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个组织的成功,要有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团队、严明的纪律和卓越的领导人。
面对红船,我暗下决心。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人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脊梁。
我应当成为新时期复兴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一要忠诚为民。尽管我职位不高,但我是名党员,是先进分子的一员。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大。我要视群众如父母、视使命如生命,俯首甘为孺子牛,努力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疫情期间我第一个报名下基层协助防疫半个月,主动捐款2000元支持抗疫等等,这是我职责、本分。二要开拓创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搞调研、拟政策、监督执纪、编辑杂志等,看似平常小事,但事关长沙发展,要力求方法创新、形式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务求实效。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还要深学细研多用功,争做开拓创新的“拓荒牛”。三要奋斗终身。奋斗者之乐在于奋斗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不可能成功。国如此、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全面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尽管年过半百,我要学习谢觉哉“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的精神,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报国救民志向同,南湖红船聚群英。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初心不变何惧老,使命无违天地新。亿万军民齐努力,民族复兴梦成真。
南湖红船,永远留在我心中!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