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外出上学、务工人员返乡,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冬春季节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疫情持续蔓延,防疫工作不容松懈。那么,农村群众、境外回国人员、外出上学以及务工人员返乡前后,应该怎么做呢?
一、建议农村群众这样做
1.在家多通风,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直接接触、生食或半生食冷链食品,吃水果要洗净、去皮,不吃生冷食物。
2.外出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场所,接触物品要洗手。
3.与人交流保持一定距离,不聚餐、不聚会。电话网络敞开聊,见面拱手心意到。
4.一旦出现发热、不适,及时就诊,并主动向村(居)委会报告。
5.“红事”缓办,“白事”从简,人数不超过50 人,并提前向村(居)委会备案。
6.每天开窗不少于2-3次,每次10-20 分钟,做好猪栏、鸡栏、厕所等重点场所的消毒工作,确保安全。
二、建议境外回国及外出上学、务工人员这样做
1.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2.外出上学、务工人员返乡前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发热、咳嗽等不适情况时,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不宜带病返乡。返乡途中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要做好个人防护,如坚持全程戴口罩,接触物品要洗手,注意保持一定距离等。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3.境外回乡人员、14天内有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返乡上学、务工人员,要主动向所在村(居)委会报告并登记信息,自觉配合集中隔离观察管理。
4.来自低风险区返乡上学、务工人员,要做好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并积极配合专业部门调查。就医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刘畅整理)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