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友良
有人说喜欢春天,因为它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有人说喜欢夏天,因为它的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有人说喜欢秋天,因为它的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而我更喜欢冬天,因为它的银妆素裹,就如有着万千故事的老者,淡定而从容。
寒来暑往,风雨数易,我的心头却时常涌动着对家乡冬天剪不断理还乱的万千情绪。我的家乡位于长沙最西部的龙田镇,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小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特别在冬天,万物既沉静又庄重,一切都很美好。
一阵凛冽的寒风把秋天送走,迎来初冬的清晨,远处明朗的天空顿时变得暗沉,人们仿佛被笼罩在一个狭小空间里。一丘丘纵横交错的农田进入“冬眠”,门前的大丘田中,有我的美好回忆。那时,小伙伴们三五群穿成“肉粽”,在一起扔雪球、打雪仗、做雪人,即使冻疮手愈加红肿,即使全身衣服没有一处干,我们也全然不顾,田间地头里只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在回荡,但脚底下踩的泥土却仍默默无语,它未曾因孕育过无数生命而沾沾自喜,也未曾因承载过多而抱怨不已,而是在韬光养晦,孕育来年新的生命。
深冬,家乡的山像极了熟睡的老人,静静躺着,在冬天里做着长长的美梦,丛林里传来的压枝声和嗖嗖的寒风也并未把它惊醒。看!那山中翠竹,虽已被冰雪压弯了腰,但为了尊严,它们宁愿折断枝干,也要维护坚韧挺拔的形象。那树枝上挂满着的冰条,是我小时候的最爱,我总喜欢扯下一两根冰条放在嘴里或细细品味或大口咀嚼,尽管品尝时把牙冰疼,尽管品尝后拉肚子,但,我依然喜欢,因为,那就是冬天的味道。
门前的小河,冬天里没有了往日的泉水叮咚,而是在薄冰之下悄悄流淌,发出十分有节奏的微弱声响,恍如在弹奏一曲静心的古筝曲,薄冰上断断续续地冒出白气,在晨风的作用下,慢慢飘散直至消失,站在岸旁,仿佛自己来到了人间仙境。
家乡的冬天似乎要比城市更冷,冰似乎也更厚,但这为我们小时候娱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池塘和路面成了天然溜冰场,小伙伴们没有溜冰鞋、没有护膝带,更没有溜冰教练,只有一双单薄的小布鞋、一副已经浸湿了的手套,还有我们的“秘密武器”——长木板凳,用长木板凳翻转放在冰面上即可当双人滑板,板凳前“两只脚”是我们的“方向盘”,板凳背面是我们的座椅,却只够装下臀部的三分之一,由于没有掌握技术,我们摔了一个又一个跟头,皮肤上青一块紫一块,但我们却依然欣喜,因为那是冬天的印记。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在冬日里踏雪寻梅,在冬夜里围炉话旧,家乡的冬天,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受我们才会读懂,才会找到它的美。在生我养我的家乡啊!总装着我与冬天许许多多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的故事,它已在我记忆深处,终将无法抹去。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