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龚再蓉 通讯员 谢道远
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发出贺信。他在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坚持“三个服务”办学宗旨,依据市域发展着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大胆探索实践,成功构建“一三五八”特色校企合作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共育,让一批批学生享有优质成长平台,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
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校长戴晓成、党委书记洪瑞强回访三一实习生。
回访楚天科技实习生。
构建“一三五八”校企开创共赢模式
目前,通过“一三五八”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741名高三学生正在51家本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该校校长戴晓成介绍,坚持“三个对接”,旨在解决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存在“两张皮”现象的问题,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三五八”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为:“一”即一个机构,“宁乡金?经”校企合作联盟;“三”即三项服务,学历教育服务机电装备制造、现代商贸旅游,技能培训服务食品、光伏新材料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现代农业;“五”即五个指标,本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订单培养率、就业稳定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率;“八”即八大平台:订单培养、入校办厂、顶岗实习、企业支教、送教进厂、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农民培育。这样,形成了校企融合、多元合作、多方推进的办学格局。
有专家称,“宁乡金?经”校企合作联盟的成立,使得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的校企合作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有力保障,充分实现了政府统筹和园区、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打通了即时联系、无缝对接的畅通渠道。着力创新订单培养模式,则使得校企合作空间大幅拓展。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基础上,该校创新推出了政校企合作、园校企合作、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2020年,学校与长沙格力、楚天科技、三一重起、万鑫精工、长高电气、长沙方特、炭河古城等15家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学生人数达550人,订单培养率高达72%。
在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根据出口定入口,为“一三五八”特色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构建与不断优化提供了强劲支撑。根据宁乡的产业发展需求,该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目前共开设专业13个,在近几年新增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的基础上,该校正着手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以更好地服务智能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根据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制订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每年提前派人到人社部门、园区、企业开展调研,掌握全市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一手资料,并将其作为制订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
承办宁乡市“十行状元、百优工匠”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右三)到学校调研考察,充分肯定学校校企合作成果。
深化校企共育
学生优质成长效应彰显
在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格力”),有一位名叫袁颂的技术骨干。5年前,他从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格力,转正第一年即获评格力年度先进个人。5年来,他成功进行了14项创新发明,每年能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数百万元,还获得了公司优秀项目达人、十大工匠和长沙市“十行状元、百优工匠”技能比武二等奖等荣誉。他说:“这些工作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在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学习时养成的‘肯钻’精神。”
袁颂的成长,是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学生优质成长的一个具体例证。在着力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该校持续深化校企共育,为全校学生普遍获得优质成长搭建宽阔平台。想方设法加强订单培养,正是其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对于需求人数多的规模企业,该校采取单独成班的方式开办订单班。就单个企业需求人数少的情况,则采取同类型企业同类型岗位捆绑成班的方式。目前,该校便根据本地企业需求,就汽车后市场、加工制造业小微企业、幼儿园等举办多个捆绑式订单班。
“从接订单到顶岗实习,我们一般安排一学年的时间,至少有一个学期。这样,能把校企共育实施得更为充分。”戴晓成表示,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所举办的每一个订单班,都与相关企业共同制订校企共育方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相关教学工作。这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有效地提升,上岗后就能上手,能够更快地获得企业与同事的认同,并且往往具备更为强劲的发展潜力。
楚天科技,是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最早开展校企共育举办订单班的企业之一。近几年,该校每届由“楚天班”进行订单培养的学生人数保持在60人左右,以焊工为主,另有部分电工和管工。每届“楚天班”,在高一第二学期即已建立,并迅速把校企共育方案制订、教学内容调整等工作做到位。从高二第一学期起,采取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学校上课等方式推进校企共育。高三第一学期,订单班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则采取由学校安排老师送课到企业等措施进一步深化校企共育。
随着校企共育持续深化,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优质成长效应广泛彰显。现年20岁的黄天降曾是焊接专业“楚天班”的一名学生。2019年6月份毕业后应聘到楚天科技工作,目前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2019年和2020年,他先后获得了宁乡市“十行状元”和长沙市“百优工匠”荣誉。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才开始时觉得累,有些不适应,有时还有退却的想法。”他深有感慨地说,现在看来,多亏当时的校企共育抓得扎实。
长沙格力总经理王晓彬到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看望订单班学生代表。
致力“三个服务”
毕业生100%本地就业
高三还没毕业,就拥有了所在企业的股权。一时间,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538班学生廖富强、潘文滔所获得的待遇被传为美谈。2020年11月,两人到义美汽修进行顶岗实习,并很快凭自己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老板与同事的高度认可,成为义美汽修的共享股东,拥有一定份额的股权。目前,两人都是该企业汽车管家,每人负责管理服务的客户有50多位。
义美汽修的老板叫李常,从事汽修服务行业已5年多。之前,他多次到其他职业学校招人,也经常有同行向他推荐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11月,他专程来到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在老师的推荐下,招了上述两名学生到自己的企业。“虽然是初次合作,但感到很满意。校企合作抓得很扎实,充分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等多方共赢。”李常表示,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很负责任,学校老师每个月都会主动打两三个电话与他交流两个学生的情况,共同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虽然工作时间还不长,但是专业技能、工作态度、与客户沟通等方面,两个学生都已表现出相当出色的职业素养。
服务学生发展,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经济发展。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始终坚持“三个服务”的办学宗旨。2019年,为该校高三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的宁乡本地企业为31家,比上年增加9家。2020年,这一数量增至51家。2018年至2020年,该校毕业生长沙本地就业率一直为100%,宁乡本地就业率由50%攀升至81%。
根据实际情况,有人给了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另外一个相当形象的称呼——“三本”学校,基本含义为“本地招生、本地就业、本科待遇”。据统计,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后,该校毕业生的平均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其中机加工、装配岗位一般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焊工岗位一般在8000元至12000元之间。并且,近几年毕业生入职半年后的就业稳定率保持在75%以上。这些,同样离不开“一三五八”特色校企合作赋能学生优质成长。“专业技能比一般大专毕业生要强,并且很稳定,发展后劲也很足。”楚天科技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龙定华这样评价。近几年,每届“楚天班”毕业生在楚天科技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入职一年后的就业稳定率保持在80%左右。目前,在公司技术骨干中,有60多人从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毕业。
与省委接待办蓉园宾馆签约授牌举办“蓉园班”。
开展送技入厂活动,支持园区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