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财政局作《关于宁乡市2020 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0-12-27 20:16:58
—分享—

编者按:昨日,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向大会书面作《关于宁乡市2020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盘点

收入预算情况。全年预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1%,同比增长1%,其中:税收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23%;非税收入13.8亿元,与上年持平。

支出预算情况。全年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1.68%,同比增长3.23%。

运行特点

坚定不移固本培源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和疫情期间税收优惠政策。全年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约5亿元,落实疫情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约3.5亿元,惠及纳税人近3万户,企业负担持续下降,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宁八条”,统筹各级资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200余家企业贷款贴息5500余万元,引导企业贷款30亿元;补助企业水、电、气开支近1300万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安排资金近600万元,为复工企业提供免费核酸检测。三是突出工业重点,统筹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突出“兴工强市”战略,统筹各级资金3.86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其中先进装备补贴5691万元,撬动企业先进装备投入约6亿元;设立现代服务业、商贸旅游发展专项,精准支持第三产业发展。

全力落实“六稳”“六保”

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资金需求。第一时间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开辟疫情物资政府采购和疫情防控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筹措疫情防控资金1.07亿元,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稳岗就业系列政策;安排健康民生资金1682万元,用于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产前筛查等项目;统筹安排资金1863万元,支持5家乡镇卫生院、25家村卫生室、33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力保障了“三保”支出。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安排,全年预计“三保”支出55.6亿元,有效保障了工资待遇发放、基本民生保障和部门单位机构运转,其中全市240个村(农村社区)村级运转保障经费同比增加2.43万元/村。全力保障了民生投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7%。社会保障方面,统筹安排资金5.72亿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580元/年,惠及106万人;统筹安排资金5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提高到218元/月,惠及22万余人;统筹安排资金2.45亿元,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费和价格临时补贴;安排高龄老人津贴补助4942万元,惠及全市80周岁以上老人15.14万人(次)。农业农村方面,统筹安排资金5.6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厕、种植结构调整、非洲猪瘟防控等支出;通过“一卡通”共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资金8.07亿元,惠及17.67万户(次)。教育文化方面,统筹安排资金4.69亿元,保障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补助、中职免学费等资金足额发放,推动了横市中学等四所学校新(扩)建;统筹安排资金1.2亿元,全力保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等工作。城市建设方面,统筹安排资金6.79亿元,支持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环境卫生等城市建设,城市宜居指数不断提升。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稳妥实现风险降级。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调度偿债资金,确保偿债资金不断链;指导推进金洲新城公司市场化转型;科学有效减少非标债务,全年置换化解非标债务23.68亿元,节约财务费用4000万元。今年7月,省财政厅下文明确我市债务风险等级下调至二类风险地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统筹专项扶贫资金3.1亿元,落实产业、金融、就业、教育、健康等专项扶贫政策,其中产业扶贫投入5316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8个,帮助15479户贫困户增收;对口帮扶新化县、龙山县支持资金2590万元;响应政府采购消费扶贫政策,完成订单2157笔,交易总额1023万元,列长沙市首位。积极推动污染防治。统筹安排资金2.23亿元,用于保障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支出,有效助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跨县域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与望城区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协议,共同维护沩江水质。

统筹提升财力空间

盘活了存量资金。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按政策收回统筹,预计全年盘活各类财政结余结转资金1.5亿元。稳固了库款底线。建立库款监测预警机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三保”支出,杜绝“钱等项目”,每月库款保障水平均在0.3以上。压减了一般性支出。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资金用途,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市2020年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四是用好了直达资金。全力争取新增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13.65亿元,第一时间制定分配方案,精准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纾困等抗疫相关领域,有效对冲疫情影响。

持续优化财政管理

划定财政管理“十条红线”。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划定预算管理、“三保”支出、债务风险管控、专项资金管理等十条红线。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上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实现所有支付方式的全程电子化,全年办理各类支付业务22万笔,支付金额106亿元。优化政府采购管理。组织开展政府采购项目款项支付、履约保证金退付和投标保证金退付等三项清理,督促采购款项支付,优化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收取,减轻供应商企业资金压力。

2021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预算情况。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87亿元,较2020年预计完成数增长6%以上。其中:税收收入51.2亿元,非税收入13.67亿元。

支出预算情况。全年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65亿元,较2020年初预算增长10.35%。

主要举措

坚持放水养鱼,厚植财源基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强全市经济发展活力,做到财源培植与收入征管同步推进。

坚持有保有压,强化支出保障。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从严从紧控制预算支出,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坚持统筹整合,打通盘活财力。加大上级资金统筹力度,盘活趴账资金和闲置资产。

坚持底线思维,防控债务风险。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牢牢守住不发生风险事件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 记者 宋秀闺 整理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