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姓河长引清流 一汪碧水惠民生 ——我市百姓河长工作突出,成效显著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0-12-25 10:06:40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行走在楚沩大地,悠悠白云,蓝蓝的天,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碧水长天之间,呈现出一幅秀美画卷。

活水绕城,草木青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治水管水责任,全力打造水清岸碧优质水环境,努力实现人与水和谐共处、水与城和谐相应、城与人和谐共生。目前,全市河湖水域水质状况良好,市管“一湖二河”水质达标率100%。

2020年,我市喜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2019年长沙市年度考核中,宁乡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名列第一。

江河湖道悄然变美背后,镌刻着市委、市政府谋定疾行、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维护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态之基的态度和决心。更有一群百姓河长志愿者在义务监督水环境污染,提高民众的治污参与度,并身体力行地对水污染宣战。

2017年2月,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在全省率先着手制定宁乡市《百姓河长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并开始组建百姓河长队伍,探索把民间的河长保护行动与政府部门的“河长制”衔接起来,完善水环境监督网络,建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合力治水的互动机制。2017年6月,来自29个乡镇(街道)的33名百姓河长正式上岗,按照“一牌两册三图四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模式,落实市乡村三级百姓河长制。

现在,我市注册的河流守护志愿者已达3000余人,实现全市全覆盖。

活水绕城,草木青葱。邓兴 摄

“实”功夫来护水

“我在沩江边上住了12年,现在是越来越舒心了。曾经的‘垃圾场’变成碧水绿岸,河长们功不可没。”正沿着沩江散步的山水华庭小区居民刘海军感慨道。

问“江”哪得清如许?为有百姓河长护水来。

2018年,经政府相关部门授权,我市百姓总河长李可立牵头组建6个工作小组,对全市多家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在数月里,采用水质取样检测和核查水表、电表数据等方法,获得污水处理厂的真实运行数据,并整理成册提交到相关部门。

2018年4月7日至9日,市百姓河长办组织志愿者对全程30余公里的乌江进行为期3天的徒步巡河查勘,撰写了一份长达28页的《关于乌江环境问题的报告》,报送市政府。

2018年8月,根据群众举报,市百姓河长办对回龙铺镇侯旨亭社区二基渠污染情况进行全线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报送市政府相关部门,为我市打响“除臭剿劣”第一枪提供了关键资料。

2019年,市百姓总河长办组织志愿者对沩江、乌江、楚江进行立体式巡查调研,参与“四溪一渠”的查勘调研及全市黑臭水体摸底调查,积极投入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

三年来,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百姓河长及志愿者开展了各项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累计600多场次。其中开展各类巡河、净滩、文明劝导活动50余次,对沩、乌、楚、靳四大河流进行全域巡河调研;对城区“四溪一渠”和右干渠进行调研;为禁养区畜禽退养充当侦察先锋;为城区雨污分流情况揭盖普查;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奔走呼吁……为我市水生态环境改变发挥了积极作用,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为确保信息及时传递,真正落实百姓河长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市百姓河长办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河道管理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河一策,紧密联系实际,列出任务清单,建立河道巡查工作群等微信群,制作设立河长制工作月表,全市29个乡镇(街道)的33名百姓河长积极开展巡河工作,并对发现的情况第一时间处理。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河流管理体系,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使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力求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硬”功夫聚合力

9月9日,天气转凉。市百姓河长办开展“清洁母亲河”生态文明徒步活动,200多名志愿者通过徒步巡河、净滩行动、文明劝导沿岸垂钓群众爱护环境等方式,保护水生态文明。

“虽说都是污水,但各有各的不同。比如你看着冒泡的多数是餐厨用水,掺着洗洁精、洗衣粉,总磷超标。氨氮超标的是厕所污水。还有水管冒顶的、发黄发黑的,都可以先行做一个简单判断。我们做志愿者的说得透了,群众才会信服。”市百姓河长办有3000多名河流守护志愿者,为了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该办每年都会多次组织培训,给志愿者“充电”。

“环保志愿者,不是在水边捡垃圾那么简单。我们要把环保理念传递出去,从根源上减少污染。”除专业的技能知识外,市百姓河长办还有全面而细致的分工。在宁乡,每一个水系旁至少有一名百姓河长。只要有群众通过监督电话反映问题,即刻派出百姓河长到现场解决。

治水造福于民,力量也来自群众参与。市百姓河长办动员全民参与,建议把维护水系环境写入“村规民约”,百姓河长带领广大群众从官方治河走向全民护河,共同营造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百姓河长办创办了《宁乡环保》和《百姓河长》等内部刊物和“环保视觉”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些平台,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较好地展示了市百姓河长办的工作亮点,同时向市委、市政府表达了关注环保的心声。

为进一步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展示宁乡近年来十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弘扬环保志愿者和百姓河长的无私奉献精神,市百姓河长办精心筹划的“环保公益大戏台”演出活动,于11月12日在宁乡大剧院正式启动。演出以歌舞、弹词、快板舞、花鼓戏、小品等形式为主,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目前正在我市各乡镇(街道)巡回演出,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找对药方,下足功夫,就没有防不住、治不好的“污染症”。2019、2020两年时间,我市共创建小微水体示范片区48个、美丽河流12条、样板河湖59处,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绣花”功夫造典范

“他们调查水环境污染,掌握全市水质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经验。”省河长办副主任、厅二级巡视员杨光鑫在湖南省生态环保组织绿色发展年会上,对我市百姓河长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积极主动做了大量工作,为宁乡的青山绿水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大家的这份情怀和推动力值得我们学习。在母亲河的保护和清洁上,百姓河长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宁乡市相关领导曾在全市环境保护总结大会上,对百姓河长工作表达充分肯定,并提出表扬。

2019年11月1日,市融媒体中心大型电视节目《问政宁乡:为了这一江碧水》,邀请宁乡市百姓总河长李可立等3名百姓河长、志愿者参与节目,现场提出“四溪一渠”等6个关于水生态环境的问题,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高度关切。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百姓河长为宁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引起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今日宁乡》,以及湖南都市频道、长沙公益频道、宁乡市融媒体中心、华声在线、红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过报道。

经过不懈努力,百姓河长已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得力助手、宁乡生态保护的“千里眼”“守护神”、市民心中的环保卫士。

战鼓催人,动如风发。近年来,宁乡,这座充满活力的魅力之城,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吹响“全面治水”的冲锋号,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水生态修复,用勤劳和智慧,为宁乡守住家底,为人民留住乡愁。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