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大海里,我们学会的一个个本领,如同一条欢快的鱼儿。现在,我捧起一条与你分享。
看到姐姐跳绳,身轻如燕还时时变换花招,我羡慕极了。于是我决定学习跳绳。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拿着跳绳试跳,发现跳绳长短很重要,到底多长的跳绳呢?长了吧,撑不开容易摔。短了吧,要弯着腰跳,很费力。怎样才能刚好呢?经过尝试摸索与比较,我认为脚踩绳子,绳子刚好到腰部的长度最为合适。
有了合适的跳绳,接下来就是解决手脚配合的问题。刚开始手和脚如同一对仇人似的,刚一跳,手甩慢了。再一跳,脚又落地快了,老是一次又一次死绳,我生气地坐在沙发上不跳了。
姐姐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你要估计跳绳什么时候到脚面前,再起跳。”照着这个方法一试,果然手和脚又和好了,不怎么死绳了。
解决了手脚配合的问题,新麻烦又来了。每跳几圈,就累得气喘吁吁,姐姐说:“弟弟,这个问题我帮不了你,但你可以每天练习,练久了就不会这样了。”于是我今天跳20圈,明天跳30圈,后天跳40圈,一天天地递增,一天天地努力达成目标,不达成目标决不罢休。现在,我终于明白,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困难。
我终于学会了跳绳,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期待能和姐姐一样厉害。
作者系白马桥街道滨江小学1605学生,指导老师:罗艳红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陈劲松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