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去河滩捡鹅卵石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海林 编辑:喻靖 2020-06-05 10:09:46
—分享—

初夏的一个周日,蓝天配朵白云,阳光和煦,习习轻风吹面不寒,又是一个极好的天气,一直惦记着水养的两盆水仙根基不稳,且想往那碗做的花盆中充实点内涵,便极力怂恿着老公驱车来到溜子洲对面的河滩捡鹅卵石。

新修的河堤还是黄泥路面,上面满是无数大大小小、因雨水冲击后留下的凹凼和错综而清晰的车辙,河床也没有植草,行走其上,多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过在夏季的清晨和傍晚总会有三三两两的人,为觅一处清静为求一份清凉,缓步而行,赏对岸的风景,享拂发凉风。这路的两边,便有很多形状不同、大小不一、颜色也不一样的鹅卵石。

鹅卵石最初给我的印像完全是惊艳出场的,那是在我的小学生时代,70后的女孩子流行玩一种“丢石子”的游戏,玩法是把握在手里的七颗或五颗小石子随意撒开,单手捡起其中一颗,把这颗石子丢向空中快速捡起地下的任一颗再接住它,如法炮制把地下所有石子全捡到手中算完成“吃一”,而整个捡子过程不能碰到其他石子。接着是“吃二” “吃三”……然后双手并用,玩法有“过桥”“生蛋”“移直”等等,赢了的便可一直玩下去,输了的便眼睁睁看人家玩。每到课间,女生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就在课桌上、地上玩得不亦乐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都想有一副好的石子。有一次,有个女同学便带来了7颗石子,全部是棕褐色,差不多一样大小,每颗都是如磨过般光滑,大家好羡慕啊,女同学便得意的告诉我们:“这是鹅卵石呢,我妈妈帮我在外婆家那里的河边捡的!”

等到我来到能捡到鹅卵石的河边时,童年便倏忽过去,也不再玩“丢石子”的游戏了。但却又有另外一件事让我对“鹅卵石”印象深刻。那是读师范的时候,学校进行绘画比赛,隔壁班的一个女同学捧回了“全省中师生绘画大赛”一等奖,作品在学校大礼堂展出,同学争相去观看,我赫然发现,画的全是鹅卵石!细腻逼真的形状色彩,就如照片一般,然后有熟知的同学告诉我:“她就是先拍了照片再依照片画的呀!”我依旧是挺佩服她。后来,关于这幅“鹅卵石画”,我便多次跟学生谈起,有时是说写作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时又说写作要创新,要与众不同……

是的,生活需要有心人,鹅卵石需要有心人。记得前年在宁乡一中监高考,我发现每间考室的每张课桌上都有两颗干干净净的鹅卵石,全部是乌黑乌黑的,形状不一却大小均匀,那是多么别致的镇纸!而在这段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日子里,关于免疫力,我想起母亲的浸菜坛,说在酷热的夏季捞上一碗浸菜可以给我们消暑,那坛盖上压着的也是鹅卵石;关于消毒“解疫”,我想起婆家的奶奶用白酒浇在烧红的鹅卵石腾起的阵阵白雾……

鹅卵石或许正如曹公说的一样,“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它是那样平凡又普通,洒落在这偏僻路基,行人践踏,车辆辗压,护得路的周全。与钢筋水泥沙子一起便可造起高楼大厦!人呢,芸芸众生,大多也是普通人,那么我这个普通人不妨做个有心人,捡这些普通石头回去,放在我的花盆里,静待花开,扮靓生活的色彩!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海林

编辑:喻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