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美:我市以“五场”为载体,以307名护林员为先锋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畅 编辑:喻靖 2020-03-12 10:32:17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畅

植树节来临,我市“五场”复绿工作已全面展开,志愿者前往煤炭坝镇贺家湾村一废弃砖厂,种上香樟、桂花等树种,将占地50多亩的废弃砖厂建设成为“绿色大广场”,为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植绿、护绿、爱绿、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我市“一手抓造林、一手抓保护”,突出生态修复,以关停的矿场、清退的砂场、退出的养殖场和拆除的空心屋场、开挖的工场等“五场”为载体,开展精准复绿工作。

为确保青山常绿、四季有花,今年,我市“五场”复绿面积达到5000亩,近200万亩山林被划分为307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护林员负责,同时他们也是这个网格的“林长”,要对辖区实现管护全覆盖。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市307名护林员从正月初一开始坚守工作岗位。

今年是双凫铺镇网格护林员王仕其当护林员的第6年,每次出门巡山之前,王仕其和同事都会将设备全部检查一遍,砍刀锋不锋利?高压水枪能不能喷水?扑火拖把会不会松脱等,所有设备全部检查完毕后,背着高压水枪等防火设备,一行三人奔山林而去,一路上小喇叭里传来森林防火知识。

当摩托车骑行至回龙山山脚,前方已经没了上山的路,巡山距离约15公里,王仕其和同事要在山林里徒步穿梭10余公里。他们看看丛林中名贵树种还在不在,看有没有盗采盗伐的痕迹,这个季节首要的还是森林防火。王仕其说:“一年到头,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山里过的,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进林区的趟数和护林的决心一点没有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市建立起了视频巡山系统,减轻了护林员的工作强度。“摄像头有抓拍的功,一旦发现有火点、有人闯入、有非法捕猎、非法采伐的现象,会把镜头拉近自动拍照留存并固定证据,也有利于我们森林公安办案。”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长喻湘斌一边指着巡山系统的镜头一边向记者介绍,市森林公安局的森林管护系统,可实现24小时巡查,巡查到方圆5公里的范围,不仅可以替代护林员的部分工作,还能对森林火灾、盗采盗伐、偷猎等行为进行及时预警和固定相关证据,让林子更安全。目前这样的高清摄像头已经覆盖我市五分之一的林区,并且今年它的数量还将增加一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我市结合“四城同创”工作,市财政本级预算资金1000万元,开展“政府送树、群众栽植”活动,送栽香樟、栾树、柳树等苗木18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5000多亩,绿化“五场”300多个,林业生态修复由此步入快车道。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林业生态修复工作,把植树活动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来抓,把一块块空地变成一个个乡村公园,让我市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美。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畅

编辑:喻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