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政协第4号提案办理出实效 弘扬中医文化打造健康产业发展升级版

来源:宁乡网 编辑:喻常宁 2019-12-27 11:40:38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刘畅)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药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市政协委员王应军认为,我市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西部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依托我市特有的中医药环境,发展健康产业迫在眉睫。市政协委员潘英也认为,要多开展中医药文化健康知识讲座,加大中医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让中医药文化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王应军、潘英和刘亮平等市政协委员一起,于市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增强中医文化内涵,建设健康产业》的第4号提案,就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市政协将此提案列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第4号提案提出后,市卫健局、农业农村局等主办会办单位围绕提案内容,从中医康养产业打造、培育中医特色优势及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等方面着力,进一步弘扬中医文化,打造健康产业发展升级版。市政协专门组织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彭曦明、李纯要求各承办单位继续完善和发挥我市中医优势,大力推进中医名医文化,真正做到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加强龙头建设

营造良好中医药文化氛围

走进市中医医院,无论从内部装修,还是装饰、布局都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魅力。为抓实提案办理工作,我市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改扩建该院制剂大楼,添置和更新全套中医制剂设备,加强针灸科、骨伤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引进和自主研发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在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中医特色诊疗,规范全市2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医科设置。

据市卫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袁新华介绍,市卫健局围绕提案内容,首先强化了中医康养产业的打造,在沩山、灰汤、城郊等近10个乡镇(街道)成立了中医康养服务中心,为老百姓康复养老提供便利;在市中医医院建立中医治未病科,针对亚健康人群开展中医保健养生服务;在全市推广八段锦等5套中医养生操,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进一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还在全市2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规范化的中医馆。

彰显中医药特色

守住初心弘扬国粹精华

一剂药、一根针、一个贴,中医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奇效,更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领域有独到之处。

市卫健局围绕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把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带教、考试考核等方式,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对推广的适宜技术人人过关、个个擅用。目前,针刺类、罐类、推拿等10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市各基层医院及村卫生室得到推广和应用。

据了解,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围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针对健康、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等服务对象,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指导、中药膏滋调治、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每年通过中医特色传统疗法服务全市群众30000余人次。

“如今,我市的中医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身边选择中医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副作用小,还能系统的调理身体。”刚从中医名医门诊就诊完的市民何秋香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她非常关注中医知识,对中医比较信任,体验过“三伏贴”、参加过膏方节,效果都挺不错。

“第4号提案在主会办单位的高度重视下,进展非常好,我很满意。如今,选择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人群明显比以前多了,群众的中医健康养生保健意识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对于我市中医健康产业的发展,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王应军表示非常欣慰,他也将秉承初心,弘扬国粹,把中医文化大讲堂办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促进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发展,使更多的群众能够学到中医养生知识,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宁乡网

编辑:喻常宁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