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胡氏舍身救子

来源: 编辑:陶湘 2019-04-16 11:06:23
—分享—

  明末清初是天下大乱的时节。这期间,明朝皇室的军队尚在苟延残喘,清军大举南下,扫荡四方,农民军队也有好几支势力,有归属李自成的,也有归属张献忠的。军队混战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直到清朝建立之初,各路军队逐步被清兵打败,表面虽然成了清朝的一统天下,但较长一段时间里,还有许多散兵游勇,或落草为贼游击乡间,或打家劫舍烧杀掳掠,或横行不法欺男霸女。

  顺治初年,花明楼人刘兆之妻胡氏,生得如花似玉,颇有几分姿色。有一天,她带着儿子和邻居王端友一道从县城返回南塘。其实,他们也知道天下还不太平,但心想天气尚早,青天白日,哪里一定会有什么大事呢?然而,没想到的事就真给碰上了。当他们走到龙风山银花桥地段,突然有几个贼兵从山上冲下来。先是抢夺财物,然后就有几个贼兵饿虎般地扑向胡氏。

  胡氏见状,大喊不妙,然后将手中仅两岁的儿子祚昌递给王友端道:“友叔,请你快快将我儿子抱好,抄小路回去吧!告诉我丈夫,叫他到这里来收尸吧!”王端友抱起孩子尚有些犹豫,但也自知难以两全,又听胡氏再三催他,也只好抱起祚昌转身步入山林,然后速速抄小路去南塘。

  贼子们见了美妇,一个个嘻皮笑脸紧紧追赶,当然就不再来追赶抱小孩的王端友了。王端友走了好远,还听得胡氏高声骂贼,坚贞不屈。等到众人持械赶来时,胡氏身上被刺了七八刀,死在地上,面色如生,并无惧色。那时她才28岁。

  胡氏的事迹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呈报上去,为了旌表她的行为,她被入祀县里节孝祠,还另在她家乡建了节烈祠,供族人子孙奉祀。后来还有人为她征集诗文,刻印传世哩!

来源: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