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身残志坚创业忙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编辑:陶湘 2019-03-19 09:24:06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段华良)

家住回龙铺镇黄山村的潘小平,因车祸而造成肢体二级残疾,靠着勤劳朴实、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现已是拥有7项国家专利的湖南龙捷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年营业额达60余万元的“老七农家乐”老板。2009年,他被评为“宁乡县自强模范”。2018年,获评为宁乡市社会贤达。

人生最痛苦的是应对选取却别无选取。当潘小平华丽转身时,除了掌声和鲜花,谁知道创业者背后的累累伤痕?3月17日,记者采访了潘小平,听他讲述艰难创业背后的故事。

▲潘小平在烹饪。

▲潘小平近照。

飞来横祸改写人生轨迹

1998年,潘小平高中毕业后,下海经商,在广州市经营一家餐馆,每天起早贪黑,勤劳节俭。由于经营有方,他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准备开第二家分店,对人生充满了无限憧憬。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2001年9月的一个上午,他在搭摩托车外出采购装修材料间,摩托车在离餐馆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被一辆迎面驶来大货车撞倒在地,他左腿被当场压断且飞出20余米,摩托车司机当场死亡。他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由于伤势过重被拒收,后被送到广东省南方医院进行抢救,在ICU昏迷5天。等到他完全清醒时,他已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从此永远失去了左腿。

潘小平受此打击,情绪低迷,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想一死了之。他开始抵抗治疗。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才慢慢配合治疗。一年多后,因肇事者逃逸,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因无钱安装假肢,他只得拄着拐杖出院。

面对今后的人生,潘小平一点也不甘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开始以摆地摊修鞋为生。经过两年的艰辛付出,终于挣到了装假肢的钱,并于2004年回乡创业。

经营农家乐年入60余万元

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潘小平屡败屡创,越战越勇。2009年,乡村旅游业兴起,加上回龙铺镇金玉工业园强势崛起,他敏锐地感觉到巨大的商机来了。凭着手里仅有的一万余元,他开了一家小小的农家乐。他拖着一条瘸腿,开挖鱼塘养鱼,开垦荒地养鸡,修整屋前路面。旁人的嘲讽,家人的不理解,生活的艰辛,让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但他始终告诉自己,唯有坚持,才能实现梦想。他无数次累倒在田间山边,无数次在夜晚独自流泪。每当有客人来吃饭时,他即丢下锄头,洗菜、切菜、炒菜、备料、洗碗、烹饪,事无巨细,一人包揽。其间的艰苦辛劳,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当得到客人的肯定时,他就会露出久违的笑容。经过几年时间一点一滴地积累,凭着自强不息的信念,付出巨大努力的他,慢慢地把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2013年,他终于迎来了爱情事业双丰收,在当地政府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正式在回龙铺镇创办了老七农家乐。同年觅得爱妻,喜结良缘。美好生活稳步向前。现在,他拥有20余亩鱼类养殖基地、20余亩土鸡养殖基地、15亩蔬菜种植基地,老七农家乐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就餐,年营业额达60余万元。

如果说,坚毅是潘小平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那么,诚信就是他打开成功大门的“密码”。他始终坚持每道菜都由自己亲手烹饪,招牌菜腊牛舌、腊水鱼、土豆烧肉以“色香味”俱全而美名远扬,食客纷纷慕名而来。

回报社会不停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能有今天,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干部对我的关心与大力支持。”潘小平深知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源于社会,因而从来都没有忘记回报社会。2016年,他到大成桥清泉残疾人托养中心赠送物资。2017年抗洪抢险期间,他带领员工,免费向灾区送饮用水,时间达三天。2017年11月,他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慰问十多户贫困户。2018年6月,捐资修整路面。

潘小平不忘初心,不懈努力,经精心筹备,于2017年成立了湖南龙捷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员工二十余人。公司拥有国家专利7项,拥有专业研发团队。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