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柱汉(右二)和扶贫工作队员在周宏勇(左二)家了解相关情况。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陈燕)
“以前是教学生,现在是做‘学生’,学好落实每一项扶贫政策,为贫困户做‘保姆式’服务,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余柱汉告诉记者。2018年3月,夏铎铺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余柱汉到该镇天马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一个月集中入户走访,把全村贫困户的信息制作成表格,做到每家每户的情况了然于心。然后因户施策,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就业服务为基础,通过产业扶贫联系相关企业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等方式,助力该村贫困群众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迈进。
【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销路】
2018年10月15日,天马新村13组贫困群众罗绍武家的10头猪可以出栏了,但其时正值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期间,猪的销路问题让罗绍武寝食难安。
其实这件事情余柱汉早早就放在了心上,他和夏铎铺镇基地校联系,该校食堂同意分批收购罗绍武的猪。余柱汉联系夏铎铺镇防疫站工作人员对罗绍武家的猪进行检疫后,和罗绍武商定,每天凌晨杀好两头猪,再把猪肉送往夏铎铺镇基地校食堂。不到一个星期,罗绍武的10头猪就全部卖出。“余书记一个月当中最少有26天驻在村里,帮罗绍武卖猪那几天,他一来上班,身上总散发出一股猪粪气味。”该村党总支书记廖东强介绍,村里还有多户贫困群众家养的土鸡、水鸭等也是余柱汉帮忙销完的。
“这几年,政府一直尽心尽力帮扶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我提供一切方便。去年以来,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家里也有将近4万元的收入,还不错。”该村村民李三元介绍,2014年她因病在家休养了一年,治病花光了积蓄,家庭陷入困境。后来,扶贫工作队员多次走访她家,关心她的生活、身体状况。2015年起,她丈夫外出打工,她则在家养羊。几年下来,由当初的2只羊发展到现在的30多只。去年,余柱汉根据相关政策为她家申请了“滴灌式”产业扶贫项目,补贴资金3000元。
有一天,李三元用作羊圈的老房子开裂了,余柱汉便马上组织人员上门帮忙维修,一举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去年出栏了10多只羊,收入1万多元。”李三元说,因为身体不适,她去年在医院过年,出院时根据“一站式结算”,她的治疗费用报销了90%,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养羊就相当于散步”,李三元觉得养羊很容易,一点都不让她操心。现在,她每天乐呵呵地陪伴着30多只羊早出晚归,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乐观李奶奶”。
【帮扶贫困户有了新打算】
3月的一天,余柱汉一行又来到了周宏勇一家。“我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前段时间可以去城里做免费体检。可是,她老人家行动不便不愿意去。后来余书记他们上门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开车送她去,陪着做完体检,又送她回家。”周宏勇告诉记者,因为身体原因,他做不了重体力活,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自去年余柱汉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完全把他家的事情当成了自家的事来做,让他心里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你可以养些鸡鸭,再养几箱蜜蜂。只要认真做,销路你不要担心,我来负责。”在周宏勇家中,余柱汉和扶贫工作队员一起,仔细询问了他的想法和打算,鼓励他树立信心。只要他愿意做,他们一定尽全力来帮助他。
“我们与当地合作社已经衔接好,由合作社提供岗位,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今天上门走访了5户,他们都已经答应了。”余柱汉告诉记者,2018年,他联系南方水泥、天马混凝土等企业,为村里11名贫困群众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暑假期间,他还与石仑关润境文化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对当地贫困家庭学子进行培训,提供假期工作岗位,让放假在家的贫困家庭学子也能通过自己劳动为家庭减轻一部分负担。
“余书记就是我的家人,这段日子真的多亏了他的照顾。”贫困群众黎爱莲介绍,2月9日,她不小心在家摔伤,余柱汉得知消息后,马上驱车将她送到宁乡城区医院治疗。住院期间,他每天和医院方面保持联系,还隔三差五前往探视,嘘寒问暖。2月27日,她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余柱汉又赶到医院,向主治医生了解详细情况后,把她转到夏铎铺镇卫生院进行恢复性治疗。
据了解,天马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53户120人,至2018年底已有40户92人顺利实现脱贫。2018年,余柱汉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协助贫困群众销售农副产品金额达6万多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6400元,就医报销285576元;帮助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等方式与宁乡好时节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罗启明家庭农场、廖金山家庭农场等企业达成帮扶协议,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余柱汉在对每一户贫困户实行帮扶措施的同时,还组织对该镇基地校168名教师进行培训,讲授相关扶贫政策,提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力度。
“今年我们要继续做好贫困户家庭的宣传培训工作,解决他们‘等、靠、望’的思想问题。加大帮扶力度发展养殖业,落实各项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增收、产业发展问题。”余柱汉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陈燕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