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峙岳:带来新疆的和平解放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喻梦霖 编辑:陶湘 2019-01-13 10:06:09
—分享—

1949年初,解放大军摧枯拉朽一路凯歌,在迅速解放华北、东北后,直逼陕西甘肃,当时,中央计划1950年解放边陲之地的新疆。然而,新疆动荡异常。大势已去的国民党妄图利用和谈划江而治,西北“马家军”与西进解放大军做垂死较量。更危急的是,外国势力竟然策划民族分裂,妄图在动荡中宣布新疆独立。解放新疆已是刻不容缓。如何解新疆之围,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插进帕米尔高原腹地。历史的大潮把一位宁乡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就是家住历经铺火龙洲,时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

陶峙岳

1985年10月,中央代表团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时,陶峙岳同志与头戴新疆维吾尔族小花帽的工作人员合影。

1950年,王震(左二)、陶峙岳(中)共同研究石河子新城建设规划。

“和平起义”的酝酿

2月的新疆,冰雪还未消融,凛冽的寒风呼呼刮过,迪化(今乌鲁木齐)城内一片萧肃。此时的新疆警备总司令办公室里,陶峙岳陷入了沉思。就在本月,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向他发出了一道调兵入关内的命令,意图加强长江防线,阻止解放军渡江。

命令一来,陶峙岳心中就有了决定。在北伐战争中,他因战功卓著,35岁就晋升为少将。可是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争,让他屡次遭受打击和排挤。多次内战经历加上受到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影响,陶峙岳成了和平主张的拥护者。

陶峙岳的长孙陶理群说:“为了保全新疆的土地,团结民族,还要对十万国民党官兵家属负责,陶峙岳觉得,内战再也不能打了。当时,他就制造了一个‘大军进关内’的开拔计划,以‘大军进关内’耗资巨大为由拖延时间。”

这仅仅是陶峙岳走的第一步,当时新疆的形势错综复杂,陶峙岳虽身居高位,却处处受掣。李宗仁关于部队内调的命令下来后,军队内部立即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面对棘手的局面,陶峙岳多次召开“保国安边”的会议,晓以大义,稳定“主战派”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积极与驻南疆的副司令赵锡光秘密商谈,酝酿和平起义。

可是在局势未稳之前,陶峙岳只得把和平起义的计划埋藏在心底,谨慎行事。包括他的堂弟陶晋初,也就是他当时的参谋长,他都没有告诉。随着北平和平谈判失败,“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

迎来和平解放

1949年8月底,“主战派”的马呈祥、叶成、罗恕人三人暗中密谋暴动,准备拘捕“主和派”的陶晋初、刘孟纯等人。危急时刻,陶峙岳挺身而出。

通过叶成,陶峙岳知晓了他们的计划,当晚,陶峙岳把马呈祥和罗恕人两人请到家里,告诉他们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晚上的谈话,暂时稳住了马、叶、罗三人。可是暴动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第二天,陶峙岳再一次单枪匹马来到马呈祥部队的大本营,告诉他们,绝对不能带兵到关内去,“你们想走, 我可以想办法让你们走掉。”就这样说服了他们。

两次详谈,陶峙岳都不顾个人安危,站在双方立场冷静分析形势,最终说服“主战派”,化解了危机。1949年9月8日,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在解放兰州、西宁后,迅速往新疆方向进发。恰在这时,党中央、毛主席委派邓力群同志带着张治中将军给陶峙岳的电报,秘密来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向他阐明和平解放新疆问题的主张,这让陶峙岳更加坚定了起义的决心。

为了做好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陶峙岳以警备司令的名义,亲拟并发表了《告全疆将士书》,进一步安定军心。9月25日,陶峙岳通电全国,宣布起义。9月26日,新疆省政府包尔汉、屈武也发出起义通电,至此,新疆不费一枪一弹和平解放。

“新疆的和平解放使老百姓免于战火的涂炭,也使新疆完整汇入中国的版图。随着解放军进疆、红旗插到帕米尔高原上,中国的边防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原新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管守新说道。

新疆解放了,新中国诞生了。这一消息让新疆各族儿女欢欣鼓舞,大家翘首以盼,期待新生活的到来。这也让身处和平起义中心的陶峙岳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他心中的大石,还未能放下,如何让新疆得到长治久安,他带领的十万起义官兵该何去何从?陶峙岳再一次挺身而出。

一生的奋斗

1949年10月2日,迪化市的街头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各族儿女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解放。另一方面,反动分子却不断策划和制造反革命暴乱,街上时常响起枪声、出现反动标语。一时间,迪化城内谣言四起,危机四伏。

为了进一步稳定局面,10月5日,陶峙岳亲自到酒泉会见了彭德怀和王震, 邀请解放军早日进驻新疆。此次酒泉之行,陶峙岳与彭德怀、王震深谈了部队的整编和改造、解放军入疆和组建军政委员会等问题。不久,王震指挥部队进疆,陶峙岳激动万分,挥毫写下《七绝·迎王震将军入疆》一诗:“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渡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迎尽开颜。”

1949年12月7日,新生的新疆军区正式成立。彭德怀任司令员,王震、陶峙岳等任副司令员。19日,起义部队正式集中整编,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

随着解放军的进驻,新疆动荡的局势被逐渐平息。1954年8月,部队就地转业合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陶峙岳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兵团司令员。部队自给自足,要满足新疆的日常生产,又要维护新疆的安定,它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还是宣传队。

作为兵团司令员,年过六旬的陶峙岳夜以继日扑在军垦事业上,他带头参加劳动,引进棉花种植,大兴工业生产,第一年就完成了中央下发的任务。在陶峙岳的带领下,新疆逐渐改变了贫困落后的现状,成为了国内外闻名的农业示范区。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陶峙岳光辉的一生中,他从不看中功名利禄。可是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整整32年。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考虑到自己曾是国民党的旧军官, 陶峙岳一直不敢提入党的事宜。到1965年,他已经与其他共产党员一起奋斗了十余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陶峙岳向组织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可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份申请被搁置了下来。

1970年,陶峙岳申请离休回长沙居住。入党一事成了他一直的牵挂。当时间来到1982年,此时的陶峙岳已是90岁高龄,他再次提交了入党申请。几个月后,经党中央批准,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年龄最长的新党员。32年的夙愿达成,陶峙岳将军不禁老泪纵横。

1983年,陶峙岳以九旬高龄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将军在长沙逝世。就像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到的那样,“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人类社会事业的实践。”这位经历了97年风雨的共和国上将,一直以此为目标,为社会的和平发展稳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撰稿:喻梦霖

文史专家:孙意谋 谢仲舒 李乔生

文国旺 黄沃若 徐拂荣 姜福成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喻梦霖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