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村民的贴心人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2018-10-15 15:34:42
—分享—

赵国良(左一)在胡志店里了解情况。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彭凤)

今年9月中旬,正午的阳光洒在菁华铺乡菁华铺村胡志的汽修店铺前,胡志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妻子走到店门口坐下,兴奋地交流着近期生意情况。“搭帮赵书记的支持和鼓励,今年收入那比去年好多了。”

胡志口中的“赵书记”就是赵国良。今年3月,菁华铺乡菁华铺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国良正式走马上任,来自市民政局的他,迅速转变角色,经常走进贫困户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并及时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千方百计在增加就业、政策扶持上下功夫,逐户解决问题,成为村民贴心人。

对症下药“志智双扶”

“帮助他们‘扶’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通过一个多月走访了解,赵国良与扶贫小组制定出一户一策解决方案。菁华铺乡菁华铺村位于市郊,又属于城区控规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养殖业,但是却有离城近、好就业的优势。“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鼓励他们能就业的就业,能种养的种养。”他说,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除了“输血”,还要“造血”,扶贫的同时更要“扶志”和“扶智”,只有通过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尽其所能,激发出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才能尽早过上更好的生活。

今年32岁的胡志是菁华铺村人,他的妻子于2015年8月遭遇车祸,主神经受损,花费了几十万元的治疗费,但仍旧丧失了自理能力。由于胡志要照料妻子,不能外出工作,加之此前的治疗花费巨大,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变得十分贫困。去年9月,胡志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再利用自己学到的轮胎修补技术,在319国道旁开起了轮胎修理店。

“家里发生变故后,赵书记经常来和我谈心、交流,不管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我很大的帮助。”胡志说,乡、村干部都知道他的特殊情况,轮胎店开起来后,大家都特别关照自己的生意,赵国良更是隔三差五上门走访,跟他交流谈心。现在轮胎店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全家每月还能领到975元的低保金。胡志说:“现在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了,对生活抱有很大的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还是很多很多。”

解决村民实际难题

作为菁华铺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国良到村任职前在市民政局工作多年,十分了解民政救助政策,而在驻村的半年多时间里,赵国良早已对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烂熟于心。全面掌握了全村贫困户基础数据后,他积极地协助贫困户申请符合条件的民政救助,并争取到后盾单位市民政局10多万元的专项帮扶资金,将这笔资金用到了刀刃上。

菁华铺村的胡国辉至今单身,这几年哥哥嫂嫂先后患有精神病,于是他承担起了照顾侄儿侄女和老母亲的责任。哥哥家的老房子也荒废至今,成为了危房。胡国辉表示,赵国良非常关心,特别是下大雨时,总要打电话关心询问,担心房屋漏水、垮塌。考虑房屋的安全性和以后侄儿侄女成家立业需要住房,胡国辉想修缮下房屋,但是苦于没有资金。

赵国良了解后,立即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现在市级危改资金支持2万元,市民政局对口扶持1万元,加上赵书记向社会爱心组织争取的4000元,修缮资金已经够了。”胡国辉说,目前,修缮工作于今年9月初开始,10月中旬就可以竣工了。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一定要朝‘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发力,因户施策,用心用情与贫困户沟通交流,为他们解决实际难题。”带着这样的信念,菁华铺村在赵国良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逐步提升。目前,菁华铺村有贫困户66户共164人,其中61人具有劳动能力,基本都在外打工,每年每人增收8000元到10000元,另有14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小规模的种植业享受了滴灌式产业扶贫政策,今年36户贫困户91人有望脱贫。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