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发展理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现实生活中,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顺应人民群众关于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垃圾”的产生。这个通知的下发,对解决一次性生活用品在环境污染、卫生安全和节省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另一种大量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一次性水杯,同样具有相似的危害,却没有引起我们政府的足够重视。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介绍,我国每年要销售200余亿只一次性水杯(纸杯、塑料杯)。按照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5.2只计算,我市一年消耗一次性纸杯约2200万只,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机关企业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如此多的一次性水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健康、环保等诸多问题。一次性水杯(纸杯、塑料杯)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
1、环境影响:
①塑料水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②统计数据表明,每生产2000个纸杯就需要砍伐一颗生长约为8年的树。我国目前每年的一次性纸杯消耗量约为100亿,按此推算,仅生产这100亿只纸杯,每年就需要砍伐500万颗树!树木的不断减少,使土地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日益加剧。
2、健康隐患:
①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一些废弃塑料品(例如:注射器、光碟) 混入制作一次性塑料杯。这些不合格的塑料制品和塑料杯中所添加的增塑剂,在装入70℃以上的热水时,有毒的化学物质便会稀释到水中,长期使用这类杯子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致癌,甚至导致死亡。
②一次性纸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蜡浸泡,虽然较为防水、厚实,但是只要杯子里所装水的温度超过40℃,蜡即会溶化。而蜡中所含有的致癌物“多环芳烃”又溶解到水里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还有部分纸杯制造商为了减少制造工序,利用废纸余料、甚至医疗废物作为原材料;为了给杯子增白,会加入漂白剂、荧光增白剂;为了增加杯子的韧性和硬度,纸杯还会添加增塑剂。如果这些添加剂过量或使用非法增塑剂,有害物质被吸收进入人体后,都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禁塑令》的颁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再接再励,进一步开展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行动。各市直机关、科局、乡镇(街道)等办公场所应率先停止使用或者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然后进一步普及和扩大范围,消除因此带来的卫生安全隐患和环保隐患,倡导绿色环保,为创造绿水青山做出积极的努力。(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常委)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姜雄伟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