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欲与天公试比高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晴 周伟 编辑:陶湘 2018-06-26 10:00:55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吴晴 周伟)

“请各地加强短时强降雨和雷暴天气的防范,确保万无一失!”“请注意防范短时强降雨,更要关注保水抗旱!”

“青山桥收到,落实!”“沩山收到,落实!”“黄材收到,落实!”“坝塘收到,落实!”“历经铺收到,落实!”……

6月23日晚,雷声隆隆、雨声哗啦,这对于今年久旱不雨的宁乡来说,无疑是一场喜雨!当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宁乡广大防汛人一夜未眠,在彻夜加强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防范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一场蓄水、保水、人工增雨的抗旱攻坚战!

据悉,今年主汛期,我市遭遇特殊气候,汛期降雨严重偏少,元月到6月下旬,全市累计平均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3成,汛期以来累计平均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4成;受降雨严重不足和连续高温天气的影响,目前全市水库工程蓄水只有其正常库容的32.5%。面对这种复杂严峻气候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指挥部署,全市上下积极落实、强力应对攻坚,勠力同心奏响了一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楚沩防汛抗旱雄壮交响曲!

汛期累计平均降水仅302.6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4成

烈日炎炎、物燥天干,连续高温将水汽蒸发、将大地烤干……这是我市自4月1日进入汛期以来的复杂严峻的天气情况。

据水利、水文、气象形势分析,今年全市降雨严重偏少,截至6月25日,今年我市累计平均降水507.8毫米(宁乡站520.3毫米), 较历年同期(772.5毫米)偏少约3成;汛期以来我市累计平均降水302.6毫米(宁乡站316.0毫米),较历年同期(456.0毫米)偏少近4成。

“近2个月里,全市一直呈现晴热高温天气,细数一下为数不多的三五场强降雨过程,也大多昙花一现,降雨基本都没有到我市境内就被雨歇云收了!”市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几次对流天气形成的强降雨过程,在我市周边均形成了有效降雨,但在宁乡市域范围内却没有产生有效径流。

“像这样降雨极度偏少的情况,在2011年也曾发生,当年为形势较为艰苦的旱年!而今年从年初到6月底,由于降雨偏少,全市各大水库蓄水都严重不足!”从事水利工作20多年的老水利人老王介绍,受降雨严重不足影响,截至6月24日,全市水库工程蓄水约有8700万立方米,为其正常库容(26810万立方米)的32.5%,而历年同期水利工程蓄水已达60%以上。其中,黄材水库蓄水3645多万立方米,为正常库容12579万立方米的29.0%;田坪水库蓄水1620多万立方米,为正常库容4176万立方米的38.8%;洞庭水库蓄水131万立方米,为正常库容1044万立方米的12.5%;小型水库蓄水3308万立方米,为正常库容9011万立方米的36.7%。塘坝总蓄水量约为1亿立方米,为总塘容3.28亿立方米的30%左右。

“长江防总防汛抗旱会商会发布消息:长江中下游后段降雨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伏旱!”市防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只是宁乡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都有可能出现伏旱,水利工程蓄水罕见不足,河川径流屡现极值,时值六月主汛期,旱情初显。

狠下功夫积极应对,“八条令”为全市保“水”挖“泉”

“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要求,把防汛抗旱工作作为当前重大任务,对照省、长沙市相关会议要求,结合宁乡实践一条一条狠抓落实,在隐患排查上狠下功夫、在应急预案演练上狠下功夫、 在监测预警联动上狠下功夫、在强化组织领导上狠下功夫、在动员教育群众上狠下功夫,坚决打赢全市防汛抗旱战役!”4月10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并作强调。

据市水务局局长陶文良介绍,年初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气候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召开会商会,研判形势、制定措施、强化落实。一方面,完善了市、乡、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组织机构和到点到位到岗的包干责任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另一方面,未雨绸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大汛抗大旱的具体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降雨严重偏少的复杂形势,市防指迅速应对,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并作相关工作部署,发出了八条抗旱指令。

一要务必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抗旱工作,把抗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抓紧抓好,着力于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的建设,不断提高抗旱能力。抗旱工作是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要齐心协力打好抗旱持久战。

二要加强预报预警。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旱情预警信息,为抗旱工作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三要科学节水、蓄水、保水。由市防指统一调度市内大中型闸坝。各大中型闸坝管理单位务必严格管理,未经允许不得开闸放水,并按照“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除灌溉、供水、生态任务外,原则上不允许放水发电;各乡镇(街道)实行“一把锄头”管水、用水,切实维护用水秩序,及时调解用水纠纷,确保社会稳定;农业部门要因地制宜做好种植结构调整,改水稻为用水量相对较少的蔬菜和经济作物,同时做好设施栽培工作,利用大棚种植经济作物,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四要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各级抗旱服务组织要加强已有抗旱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和保养,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增储一批设备,增强抗旱应急保障能力。

五要迅速修订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抗旱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预案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并可操作,要突出干旱缺水预警和应对措施,做好基础蓄水工程调度方案,科学配置水资源。

六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气象部门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准备,制定人工增雨方案,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七要加强水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积极筹划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优化配置供水水源,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科学合理用水,以人为本,使有限抗旱水源发挥最大效益。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原则,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最大限度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八要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节约用水,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做好防汛抗旱宣传工作。

战鼓已经擂响,全市厉兵秣马,当前各级抗旱服务组织正在对已有抗旱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根据实际需求增补抗旱设备;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针对目前实际降雨情况、储水情况等进行抗旱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人工增雨作业工作也已经准备就绪,我市已于6月23日晚抢抓自然降雨的机会打响了今年人工增雨的第一炮。全市配备2门固定三七高炮,2架移动火箭炮,已批准喻家坳玉山、田坪水库等8个作业炮点,并组建由气象指挥员、民兵、气象台雷达监测人员等组成的专业队伍4支,实行24小时驻点守候、蹲点值守,暂定计划在6月23日至8月31日期间,根据降水情况随时准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晴 周伟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