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邬艳
在宁乡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有这样一位美女医生,工作20多年来,与患者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危急时刻。瘦弱产妇产后大出血、脐带脱垂新生儿的窒息复苏、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插管抢救、高龄老人突然出现血压飙升或骤降……一次次的生死瞬间,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患者转危为安。
2015年,她更是凭借自己专业技能,抢救了一名溺水的小孩,获得2018年第一季度长沙好人·身边雷锋“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她就是邓红英。
挺身而出,成功抢救溺水儿童
近日,记者见到了邓红英,她年轻而有活力,让人不敢相信她今年有40多岁了。谈及抢救溺水小孩好人事迹,邓红英说:“作为一名医生,这是我应该做的,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说起溺水事件,还得回到2015年7月27日晚,邓红英和朋友在兆基君城游泳池边散步,远远看到一个男子正将一个小孩倒扣在肩上,“不好!有人溺水了。”邓红英迅速跑了过去,发现当时小孩的脸色发紫,意识已经丧失。而围观的人都在说:“快倒水!快倒水!”
看到此情况,邓红英大声告诉男子:“这个孩子需要立即抢救,请赶紧把他放到地上,我是医生,请相信我!”男子将信将疑地看着邓红英,放下了孩子。紧接着,邓红英跪在地上给小孩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在她的紧急救治下,几分钟后,孩子脸色慢慢由青紫转为红润,之后呛咳了几声,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孩子得救了,邓红英松了口气,这时候,她的双腿也已经跪麻了。
“救过来了!救过来了!”这时,人群中响起了掌声。
挺身而出救助他人,邓红英抢救溺水小孩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公众强大反响。2016年3月3日,在我市举行的“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推进大会上,邓红英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8年,她又荣获第一季度长沙好人·身边雷锋“见义勇为”称号。
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同事们都知道了这个“身边的雷锋”,“在危急时刻,邓红英勇敢站出来,给予患者救治,传递的是医生救死扶伤的形象,满满的正能量。”邓红英的同事纷纷对她竖大拇指。
对此,邓红英则表示:“救人是我们的天职,这样一份荣誉,应该属于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
甘当绿叶,20多年醉心麻醉事业
“手术中没有疼痛是对麻醉医生工作的最好肯定”,这是邓红英对她工作的最直接看法。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20多年她一直兢兢业业,默默付出。“为患者麻醉,要考虑在手术中如何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让他们安全地度过手术麻醉期,手术之后快速恢复。”邓红英说,麻醉医生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开始麻醉起,头脑就要保持高度清醒,随时要准备应对突发紧急情况。
每一场手术完毕之后,邓红英要对病人进行常规“叫醒”工作“您可以睁眼啦,感觉怎么样?手术做得很顺利,可以回病房啦!”一次一位大爷麻醉醒来之后,突然睁大眼睛对她说:“手术做完了?不会吧!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面对大爷一连串的疑问,邓红英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虽然大爷说什么感觉都没有,但实际上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手术中没有任何疼痛是对我们麻醉医生工作的最大肯定。”她说,患者无任何身心方面的不良记忆是完美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麻醉医生的职业追求。
“刚学麻醉时医疗设备没有现在先进,所有的病人生命体征都需要靠耳朵听、鼻子闻以及用手去触摸感知。一场手术下来,手酸耳朵疼。”邓红英说,“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每当看到手术病人健康出院露出满意的笑容时,一切都满足了。”曾经有一位86岁的高龄老人做急诊胆道手术,术后麻醉一直叫不醒,情况异常紧急。邓红英与同事立即对症处理,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身边十几个小时,直到老人醒来才松了一口气。“术后家属一句真诚的‘谢谢’瞬间化解了我们所有的疲惫。”邓红英欣慰地说。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被共称为病人的生命保护神。然而,手术结束后,人们往往只记得手术医生,没有多少人能记得起麻醉医生。对此,邓红英说:“我们的工作就是配合医生做好手术,麻醉科医生就是绿叶,甘当配角。”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