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喻恩来)
双江口镇罗巷新村罗巷组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郝梓其老人4月27日去世,老人的遗体在家中短暂停留后,被“简”葬。其子郝旦新、儿媳张涛波在办理丧事时,不收人情、不摆酒宴、不搭棚架、不播哀乐、不鸣礼炮,这一做法也是老人生前千叮咛万嘱咐的。
“痛今朝,忆昔日。”门前一幅黄色的挽联表达了家人对老人的不舍之情。葬礼没有喧哗嘈杂,老人的临终嘱托得到子女们的充分尊重。老人在世时,子女都不能接受父亲提出的这些要求,他便利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的机会反复做工作,想方设法让子女们接受。
郝梓其老人生前是出了名的勤劳简朴,不管大小生日都只是将亲友们叫到一起吃个便饭,生日饭桌上也处处体现着不铺张、不浪费的精神。2012年,老人80岁整,一些亲友提出办酒庆贺,女儿还想给他请个唱戏班子,都遭到了老人的婉拒。亲友们最后拗不过老人,只好作罢。
“我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生前勤劳简朴,我堂客、外甥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我也不喜欢大操大办。”郝旦新说,父亲在世时,家人都十分孝顺他老人家,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郝梓其老人去世后,女儿还是想按照旧俗搭一个气球拱门。因为这事,还引起了姑嫂俩的争执。张涛波是国家工作人员,移风易俗的新风已在她心里扎根。“现在都提倡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老人在世时我们孝顺,哪怕丧事再简,老人也会走得心安。”张涛波认为,要“简”就要“简”得彻底,最后拱门也作罢了。
据了解,罗巷新村通过宣传栏及时积极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理念,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将移风易俗相关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党小组长、党员、妇女代表等进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向村民倡导文明风尚、简办红白喜事等新观念,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
“以往村里有人家办白喜事,喧闹声、鞭炮声此起彼伏,不仅污染环境,水涨船高的‘人情钱’也让乡亲们力不从心。”该村村主任胡建山说,这次郝家起了表率作用,老郝生前得到子女们的悉心照料,离世后摒弃铺张浪费的旧俗,安安静静地出殡,这种移风易俗的行为应该提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喻恩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