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记者 魏枫)
“几十年的老支书了,为人民服务,真的没说的!”在老粮仓镇毛公村,村民张新辉一提起老支书张国良,就赞不绝口。
作为老粮仓镇毛公村老年人协会创办人的张国良,5年来,凭着自己40年搞村支书树立的威信和党性,他大公无私,兢兢业业,将320多人的协会搞得风生水起。去年在上级机构的年度考核中,在总分1000分的情况下,获得了800分的好成绩,成为老粮仓镇首屈一指的老年人协会。
千方百计筹经费,开展活动
2013年,该镇要求,每个村需要退休村干部开展老年人工作。退出一线在家的张国良被选中。
成立协会后,张国良一直都在思索着一个问题,老年人协会的活动经费从哪里来呢?张国良想了几个晚上,有了主意。正月里,他带领5个老年人协会成员,组织和睦、竹山和郑家三个村的龙灯协会耍龙灯。从收益中抽钱作经费。在市里组织召开乡友会,当天就筹到3万多元钱。加上入会费一起,5年来共筹到了58000多元钱经费。
协会有专门的理财小组,一分钱都不乱花。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既是重阳节,又是老年人节。老年人协会要召开大会,给会员发热水瓶、热水壸等纪念品;平常以120元/人的标准,看望慰问生大病的会员,以50元/人的标准,悼念离世的会员。每年还要拿出部分资金,组织身体健康的会员去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张国良介绍,至今,老年协会已开支4万多元,还剩1万多元经费。
发挥协会的力量,调解矛盾
娄益高速公路通过毛公村的地段,有将近4公里的距离。在征地过程中,总有群众闹情绪。项目施工方都是以仪器测量田地的,按理说是不会有差错的。但有的户主却说:“那我原来的面积不止这么多,要如何如何。”张国良说,当时村干部做了许多工作,都没做通。他发挥老年协会的优势,前往调解。
张国良首先找到项目施工方负责人进行沟通。接着,他找到户主,批评道:“人家一个仪器都测不准,那下得地。你原来的面积多几厘几分,如今有的崩塌了,有的掩埋了,还有原来那么多吗?你要是能把它还原,就补上。”
“施工方松一点,户主退一点,矛盾就解决了。”张国良笑呵呵地说。
组织协会会员,督查环保
张国良也是村里的环保员,负责村里五公里公路及一公里河道的环保工作,至今已满3年。每个星期清扫两次公路上的垃圾,捞走河道内的塑料袋、玻璃瓶及其它漂浮物。
从2013年起,每一季度,张国良和5个协会会员,加上各组组长,沿门沿户进行环境卫生督查。对搞得好的户主进行表扬,说:“继续发扬下去!”对搞得不好的,就批评:“你们年轻人,出门穿得漂漂亮亮,屋场却搞得乱七八糟,工具乱丢,垃圾不捡,像什么样子?”对方一听,也不做声,老老实实搞卫生去了。
张国良还积极说服乡友,捐款打路,协助村干部禁止挖山洗砂……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挥自己的余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魏枫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