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化解于无形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汉光 刘建兵 编辑:陶湘 2018-01-25 10:04:14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刘汉光 通讯员 刘建兵)

矛盾纠纷排调化解是最大的群众工作,也是最大的民生工作,在社会治理、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市司法局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主力军作用,全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342件,调解成功率达95.4%,预防民转刑54件144人,预防群体性械斗6件37人,预防群体性上访65件1296人;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市信访积案和新增案件大幅减少,到长沙市、省上访同比均减少50%以上,真正实现了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化解于无形。

一年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万起

2017年12月6日成功调解刘某家属与彭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2017年12月19日成功调解宁乡市妇幼保健院与黄某医患纠纷;2017年12月27日成功调解广西升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王某劳动争议纠纷……在市司法局基层科,打开该局汇总的2017年12月全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典型案例台帐,典型案例清晰在册,平均每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千起。

据该局局长刘海波介绍,我市为期三年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于2016年10月启动,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以及相关行政部门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中,使该项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尤其在矛盾纠纷“控增量、减存量”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据统计,仅2017年就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万多起,信访案件同比下降50%,未发生一起涉稳事件,没有发生民转刑命案,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重大不稳定事件,确保了重大节假日、十九大等特护期的平安稳定。

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始终突出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逐案逐人、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和包调查、包调处、包解决的“四定三包”责任制,使大排调合力不断增强。同时成立县联调委,根据各乡镇和部门上报情况,致力于找准难点重点,专门化解信访积案,成功化解复杂疑难纠纷1029件,其中信访积案达139件,如灰汤镇沈某连续8年的信访案、坝塘镇谭某19年的劳动合同纠纷信访案等。年内根据形势任务发展需要,新成立的包括县联调委、国土资源纠纷调委会、大河西市场调委会等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使全市行业性调解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年调处矛盾纠纷2147件。

网上网下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化解于无形

“遇到矛盾纠纷,当事人只要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宁乡司法局”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登记矛盾纠纷。乡(镇、街道)司法所收悉当事人登记的资料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或电话与纠纷当事人取得联系,受理后转由专业调解员进行调解。”据市司法局基层科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元月1日起,市司法局新建成的人民调解信息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这个将互联网、手机app引入人民调解工作的新举措,是司法局打造网上网下互动矛盾纠纷调解品牌的实例之一。

去年,市司法局根据新形势下普法教育和矛盾纠纷调解的需要,成立全国首家新媒体普法联盟,聘请专业人员组建新媒体工作室,向全县各新媒体平台发出倡议,2017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新媒体普法联盟,成员平台从27家增至32家,拥有粉丝超过240万。同时,该局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聚焦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发布普法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普法微电影;为加大新媒体普法调度力度,坚持每月一次调度会,每月一次讲评会,对优秀作品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截至目前,已发送普法微信1010期,总点击量达510万人次。

“我们把宁乡的新媒体普法联盟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结合起来,将新媒体平台原来发布的爆料帖变成一个普法帖。在发布普法帖以后,第一时间安排人民调解员和援助律师、公证员以及相关的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进行排调化解。在化解之后又发布跟进的效果帖,通过把人民调解和新媒体普法以及法律援助相结合,做到网上和网下互动,把老百姓的烦心事真正的化解于无形。”市司法局局长刘海波告诉记者。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汉光 刘建兵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