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宁之乡,圆你一个安居梦

编辑:陶湘 2017-11-21 10:22:22
—分享—

宁乡提升市民获得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我们的家园。通讯员 梁向东 摄 

扫二维码听报告原声 

报告原声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宁乡实践

我县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潜力无限

本报讯(记者 小范婷 通讯员 谢兰)“近期在长沙及周边地区都看了不少楼盘,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宁乡的楼盘性价比最高!”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宁乡工作多年的的湘潭人谢雨和家人一起辗转宁乡多个楼盘,最终在行政板块定下一套小三房。“宁乡的房价还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像有的地方涨得非常离谱。这下,家和心都安在了宁乡!”用谢雨的话说,宁乡的城市越来越美,房产品质也越来越高,让她有了更多离不开宁乡的理由。

近年来,我县围绕政策助力、棚改征收、房票安置和提升物管等方面,通过连续开展宜居文化节及实施多种优惠政策,宁乡楼市整体呈现出景气向上、稳健发展态势。房地产市场结构合理、规范有序、品质楼盘不断涌现,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健康持续发展态势。一个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宜居宁乡正从楚沩大地喷薄而出。

不断加快的融城步伐、四通八达的交通、迅速提升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等,均无形中提升了我县楼市的外向度,推动宁乡房地产市场稳定向好、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县房产开发企业已达112家,投资和新开工面积由逐年增长到目前的理性谨慎、逐步放缓。从目前宁乡房地产市场所开发的楼盘来看,越来越多的项目更加注重通过优化、充实房屋配套设施来提高楼盘的品质。2011年至今,楼盘建设从“美在环境、好在功能、重在配套、羸在特色”等方面求突破,营造了产业布局不断调优、楼盘品质不断提升、外向度不断扩展,市场正由单一住宅地产向旅游、休闲、工业、教育、养老等复合型多元地产转型升级。

据县住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受棚改征收、二胎政策、市场预期、供求关系紧张、品质楼盘入市等因素的影响,全县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扬。1-10月份新批预售15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3.50%。其中批准住宅12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31%。新建商品房销售14720套、168.21万平方米、79.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4%、28.15% 、38.23%。

筑牢“安居梦”构建“放心房”

本报讯(记者 小范婷 通讯员 陈洪波)“在和谐家园住了一年多了,这里氛围特别好,邻里间很和气,县住保局的工作人员还经常上门关心,日子过得很舒心。”玉潭街道通益社区居民李小曼是一名精神二级残疾人士,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无能力购房。2015年,她从当地社区申报廉租房,并于去年顺利入住和谐家园B5-106。“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种没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经过一年多的居住,李小曼已对和谐家园小区十分熟悉,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她锻炼身体的欢快身影。

住房问题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所需,住有所居是最大民生实事之一。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动手早、规划好、见效快、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努力构建廉租房、公租房、城市棚改、国有工矿棚改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为百姓织起“住有所居”的幸福网,宁乡住房保障模式多次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201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安居工程工作先进县”。

为了构建“放心房”,2013年以来,《宁乡县廉租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快玉潭地区棚户改造的通知》、《宁乡县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意见》等……由县政府出台的一份份“含金量”十足的文件,用一系列的制度强化和规范保障房建设管理,对保障性房源建筑质量、管理、分配进行了规范。为了构建“放心房”,县住保局定期或不定期对房源秩序进行清理整顿,推出的“公廉两房并轨”制度,对保障对象中因家庭收入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廉租房保障的对象,通过提租的方式以公租房方式进行补贴,让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到实处。

2007年至2016年底,我县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7934套、73.4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4594套、25.9万平方米,公租房13340套、47.5万平方米;启动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3701套、29.6万平方米,林业棚改116套、0.93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改20618套,其中城区棚改8492户、集镇棚改12126户,全县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动态清零目标划上了圆满句号。

不断创新力促社会保障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龚再蓉)“医疗保险帮了大忙,压力一下减小了不少。”近日,家住城郊街道的张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去年7月,他女儿被确诊患有白血病,花了巨额医疗费用。今年,通过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合计报销医疗费用25.25万元,家庭经济压力有效缓解。近年来,我县通过不断创新求突破,力促社保全覆盖,为广大参保对象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保障。

今年,被县人社局确定为“工作创新年”,就全局工作的推进,局党组选定实施38个创新项目,取得实在成效。这些创新成效,在医疗保险上表现尤为明显。在创新医疗监管方式上,聘请36名社会监督员构建了群众监督网络,切实提高了监管实效。在创新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缴费方式上,共推出五种缴费方式,给参保群众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这五种缴费方式分别为:通过微信长沙人社12333公众号缴费,通过支付宝缴费,通过长沙银行手机银行“E钱庄”缴费,通过长沙银行在村(社区)所设助农服务点(未设助农服务点的可到村部或社区服务中心)POS机缴费,通过长沙银行营业网点缴费。所有特殊门诊病种申报都到各乡镇卫生院居民医保兑付处进行初审后再由审核员每月报送居民医保中心复审而实现了就近办理,实行每年两次下乡年审,并对尿毒症等重症病人实行特殊门诊即时办理,实现了对特殊门诊的“特事特办”。

种种创新举措和扎实做好各项日常工作,我县社会保障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参与,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保障。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参保单位241家,扩面总人数达6.99万人;新增发放社保卡14.6万余张,制卡总数达到112.1万张。共有112.8万人参加2017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到目前,全县已有60多万人参加2018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79万多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1.98万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至每人每月160万元;共有3.2万多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保,1.2万多人享受相关待遇;8.6万多人参加工伤保险。

部门声音

进一步保障宁乡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县住保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四明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于住房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下阶段,县住保局将严格“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严格预售资金监管和网签备案,搭建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平台,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宁乡做出新贡献。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控增量去存量,用活“稳定住房消费”指挥棒。在控增量方面实行停建安置房、推行“两房并轨”政策、规范集镇开发。具体而言,县城规划区内的拆迁安置全部推行货币化补贴,杜绝多头无序的安置房建设;规划区内不再集中成片新建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将根据需要向市场采购新建商品房房源形式来补充;以玉潭为重心,其他乡镇以“一乡一品、一镇一特色”为原则,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引导,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在去存量方面,稳步推进2018-2020年三年棚户区改造工作,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范围内棚户区及旧城改造,推行住房保障实物供给与货币并举,探索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购买商品房作为安置房源,建立存量房与公租房、安置房的转换渠道,释放刚需消化存量。

二是促转型,让宜居和乐业互补。梳理“美丽宁乡”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清单、教科文卫设施清单等,实施“清单管理”,破解现有基础不足瓶颈。放大交通、区位辐射功能,挖掘“名寺、名洞、名泉、名人”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创意,融入湘江新区,做好沿海产业转移、省会配套、区域(指常德、益阳、娄底等)协同文章。立足兴工强县战略,做大“商通天下”宜商品牌,利用岳宁大道的开通,在沩东新城招大学校、引强医院、布点商贸,布子教育、医疗、养老等特色地产;利用长张、娄益交通优势,全面打造商贸物流地产;鼓励总部经济、商会经济和楼宇经济的进驻,吸引域外投资置业来宁乡“吃、喝、玩、学、游、购、健”),主动融入大长沙,对接大湘西的门户,让宜居和乐业互补,让产业与创富互通。

三是提品质,打好楼市监管“组合拳”。一方面,加大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力度,依法对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广告、合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加强联合执法,从土地报批、规划、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安全、质量管理及房地产手续办理等环节入手,把好关口,全程监管;实施产权规范化,利用不动产登记契机,全面清理全县土地、房产、林地等。另一方面,引导新项目结合“衣食住游学健”要素合理配置,注重城市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等功能建设。同时,进一步防控风险。加强巡查监管、预售监管、信用监管和动态监管,打好楼市监管“组合拳”,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