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自豪!我与好人比邻而居

编辑:陶湘 2017-09-14 10:01:35
—分享—

徐利平在手把手教彭佳欣抖空竹。本报记者 龚再蓉 摄

凌晨5时半,姚太保就开始清扫路面。本报实习记者 张奇涛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龚再蓉)

9月9日近7时,县城金亭路,年届古稀的姚太保认真扫着路上的垃圾。家门口这条路,他已义务清扫10年。此时,家住县城八一路的彭伟正带着女儿,跟68岁的徐利平学习抖空竹。近一年多来,徐利平义务教会了30多名市民抖空竹。像这样,因为有众多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等类型的好人的存在,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显得更加舒适惬意,“宁乡好人乡”的品牌日渐积淀彰显,宁乡的宜居指数不断提升。这些身边好邻居的善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周季明:“多亏这些老邻居,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县城花明社区,97岁老人周季明一生未婚,膝下也无儿无女。“多亏这些老邻居,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对于附近的一些老邻居,老人有说不尽的感激之情。20年前,花明社区在居委会为老人安排好住处,使其告别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之后,附近一群志愿者一直照料着他的生活。洗衣服、买菜、做饭……20年来,当地居民胡纯连几乎每天都会上门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除饮食起居外,她每天还要花上两个小时陪老人聊天。在她的影响下,有不少人加入到了陪伴照顾老人行列,使其安度晚年。

刘先生:“小区能变个大样,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我们的楼栋长都很热心。小区能变个大样,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南苑社区沙河新城一栋住户刘先生表示,在这一老旧小区的提质改造过程中,楼栋长出了很多义务工,在组织协调环境维护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与支持。8月中旬,这一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正式动工,施工过程中,一栋楼栋长周杰明天天守在现场,每天早晨7时到现场,忙到晚上10时多才回家。在沙河新城,像老周这样每天义务投工的楼栋长有6名。

肖泽:“从书里学到了科学调理身体的方法,感谢老廖。”

在道林镇华鑫市村,71岁的肖泽深有感慨地说:“幸亏有老廖的图书室,幸亏看了这些书,学到了不少科学调理身体的方法,现在身体好多了。”该村村民廖仁章于1998年创建沈家巷图书文化室。经过20年的发展,其供人免费借阅的图书从最初的5000册逐渐增加到现在的6万多册,累计接待阅读借书者10多万人次。肖泽早年患有心脏病,在多地治疗后效果不佳。得知情况后,廖仁章的妻子带着一些养生类的图书来到肖泽家,使其慢慢找到了科学的调养办法,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现在连救心丸也不用吃了。

彭佳欣:“有这么好的奶奶教,肯定学得好。”

今年11岁的彭佳欣家住县城八一路附近,正读小学六年级。9月9日清早,是她第一次跟徐利平学抖空竹。“有这么好的奶奶教,肯定学得好。既好玩,又多了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在徐利平的细心教导下,小姑娘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门运动。徐利平今年68岁,原来与丈夫一起随女儿女婿长住深圳,并迷上了抖空竹,还上过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节目,并在全国中老年运动会上获过奖。去年上半年回宁乡后,她每天早晨在玉潭公园抖空竹。每天,她都会带上七八个空竹,给想学的市民玩。一年多来,她免费教会了30多个市民,其中包括彭佳欣的父亲彭伟。

身边好人传递感动的力量

龙健玲

    有一种情感让爱在时光中升腾,有一种力量让爱在岁月里永恒。时光荏苒,万物始更,惟有感动,一脉相承。用心照顾孤寡老人20年的好邻居胡纯连,自建图书室、6万多册图书免费服务当地群众的好村民廖仁章,在玉潭公园义务教人抖空竹的好居民徐利平,10年来坚持每月捐款的好市民邓宁,义务清扫金亭路10余年的退休干部姚太保……我们身边的邻居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谱写一曲曲和谐文明的精神礼赞。

他们的“美”,美在爱心、美在善良、美在奉献。这是温暖的洗礼,更是润物无声的感动传承,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更让我们看到了感动背后强大的道德力量。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毫不起眼,却让人动容;不管是瞬间的选择还是多年的付出,都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就在我们身旁,并非遥不可及;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努力一把就可以做到。他们用善良、担当、坚韧、负责,给社会、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使我们受到感动,受到感召。他们是社会的主流和最受认可的价值观,是我们普遍的道德取向。

与好人同行,人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感动聚合更大的力量推动道德建设,为建设开放宁乡、幸福宁乡贡献力量。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