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李先强)
洪灾过后,烈日炎炎,户外作业的地面温度达到四五十摄氏度。头戴草帽的宁乡“规建人”顾不上连续抗洪救灾的疲劳,又投身于灾后重建、文明创建的战斗中,以创建促重建,以创建惠民生。在洪灾损毁房屋重建、市政设施恢复重建等工作中,可以处处看见“规建人”的身影。县规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瑞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始终以‘干在一线问民意、干到一起解民忧、干出一流报民恩’为工作宗旨,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
干在一线问民意
“县规建局设立了微信平台,公布了投诉电话,市民投诉实现零距离、零障碍处理。”杨瑞祥介绍,在微信平台上,市民已成为市政设施管理维护的“巡查员”、“监督员”。今年,接到市民投诉后,该局累计维修城市道路路面78000多平方米,人行道19600多平方米,花坛石、路沿石、平石10200多平方米,路灯1500多盏;累计清理排水管网89公里;累计修复泄水井、雨水井、检查井等各类井盖设施7500多套,城市运行更有序,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县规建局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建议,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招投标等服务,办理审批事项1800多件,接待受理、电话咨询、政务服务系统咨询12000多人次,提供延时服务80多次,限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0%以上,完成72个项目招投标,总金额11.67亿元,行政审批科在政务中心一类窗口评选中排名第一。
干到一起解民忧
6月底至7月初,我县遭遇持续强降水天气。6月23日,县规建局班子成员就带领干职工分三班轮流值守30多个城区易涝点和积涝点,持续作战7天7夜,把城市内涝损失降到最低。7月1日,县规建局班子又组织干职工和建筑企业民工13000多人次、设备2000多台次,连续奋战14天,参与闸坝湖处险、沙河市场清淤、正龙古街清淤、白马大道清淤、玉潭街道清淤、金满地清淤、城区积水抽排,累计清理垃圾1万多吨,抽排积水100多万立方米。同时,统筹调度城区供水、供气、照明、排污等市政设施恢复重建,3天实现正常供水、供气、照明,保障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洪水退去后,县规建局紧急组织16支专业检测队伍赶赴25个乡镇,逐一对5500多户洪灾毁损的农村房屋进行了结构安全鉴定,核准全倒户175户,按照‘应倒尽倒、能补则补、集居安居’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当下最关心、最期盼、最忧心的问题!”杨瑞祥介绍掷地有声。他告诉记者,县规建局计划在12月底完成洪灾毁损房屋恢复重建的全部工作,让受灾群众入住新居过新年。
干出一流报民恩
当下,宁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区越来越多的人住上花园小区、高档公寓。与此同时,农村还有不少人却住在简陋危旧的房子里,而且这些家庭往往收入较低,无法购买商品住房解决住房问题。县规建局将服务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以一流的农村房屋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来回报人民。今年,该局已组织人员对全县29个乡镇(街道)危房进行入户调查,核准2017年危改对象3600户,启动了第一批2175户危房改造工作,正组织开展第二批危房改造入户调查工作。
同时,县规建局落实省市要求,扎实推进特色小镇、特色村、示范村建设,融资到位3亿元,灰汤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杨瑞祥表示:“可以预见,宁乡农村人居环境将不断优化,山更清、水更绿、空气更清新,村民的生活将更惬意!”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先强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