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农民自费修补“坑人”路面
□本报记者 邬艳
他双目失明,顺畅走路都有困难,但他用棍子敲着,用脚摸索着,将大龙村3公里村级公路上的坑都补上了。他没有好用趁手的工具,只有一辆斗车、一把铲子、一个水桶、一把抹灰刀和一双磨破了皮的手。他叫王喜军,是老粮仓镇大龙村的一位普通农民。
路面大坑挺“坑人”
补路坑,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路坑。因为眼睛看不见,王喜军只能用一手拖着斗车,一手拿着一根竹棍敲打着路面,依靠脚和竹棍判断路坑的位置。找到路坑后,又摸索着用铲子将水泥铲到坑里,和上水,再用抹灰刀抹平。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开始到现在,王喜军就依靠着这样的方式,为村上补了6里多的路。
“去年一台小车开到了烂坑里,一下子就翻到田里去了。”王喜国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萌生了去补路的想法,后来自己也踩到了一个坑里,脚都差点断了。这两件事让他发了一个狠心,只要有点钱了,就要把路上的坑都补起来。
今年50岁的王喜军,2006年因病双目失明,后妻子与他离婚。如今大学毕业的儿子在上海工作,常年一个人生活,家里条件并不好。去年年底,王喜军的初中同学得知他的情况后,为他捐赠了3800元,他却全部拿来补路了,除此之外他还把自己卖羊的1000块钱也拿出来了。“我的生活没有一点问题,我还有直补钱和残疾人补贴,够用了。”王喜军对于生活的要求很低,他说,留下吃饭的钱,其它的都会用来补坑。
补路填坑众人助
沿着村道往前,路上满是被王喜军补好的坑。至于有多少个,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村民们告诉记者,王喜军的家离村级公路有三四里路,平时他走这条路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为了补路,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能在这条路上看到他往返的身影。村民戴爱莲说:“他每天都要拖着车子跑三四个来回,挺佩服他的,看着也很感动。”
补好坑后,为了防止水泥皲裂,王喜国每天还会给路面施一遍水,稍大点的坑,就会用木板盖起来,防止被车轮压烂。大龙村的村民都被王喜军的举动感动,有不少村民受到感染,在他修路时,会主动协助他,为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长期接触水泥和沙子,王喜军的手已经开裂,指尖也被磨烂了。对此,他笑着说,这对于常年做农活的他来说不算什么,过几天就不会痛了。
对于自己的付出,王喜军并不觉得有多高尚,他说:“只要路不烂了,大家走在路上,说好走就要的。只要有烂的我就会一直补,一直补到大家满意。”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