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经过治理后水质变好了
楚江河畔。老粮仓段。阳光下,绿水边,美景下,散步、健身的群众两三扎堆,畅享生活。村民李献冬说:“记忆中的楚江就是这样的,它又重新回到了最美的时刻。而且,比以前更美。”
楚江,是我县四大水系之一,全长49公里,发源于青山桥镇,流经流沙河、老粮仓两个乡镇,在横市镇汇入沩江。白鹭翻飞、鱼翔浅底是许多上宁乡村民关于楚江的共同记忆。但是楚江却一度因为河道采砂、水土流失等现象而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李献冬说,以前楚江河里、岸边到处都是垃圾,水非常浑浊,路过的时候可以闻到一股臭味,邋遢死了。
对楚江的变化,县人大代表谢永忠看在了眼里,记到了心里。“楚江承载着西部近30万人的水源安全,我觉得不能让楚江的情况再恶化下去了。当时的楚江淤塞非常严重,河堤两岸到处有挖砂采砂的现象,浊水横流,我们老粮仓镇的几位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调研,认为楚江河必须进行整治。”谢永忠说。在县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谢永忠领衔提出了《打造楚江绿道、放大楚江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应、形成西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的建议,建议以楚江河堤为纽带,在大力整治楚江流域的基础上,做好植绿工作,同时结合周边农家乐、珠宝产业园珠宝工艺展示,形成“线状”的绿色通道,达到“骑行楚江河畔,欣赏自然风光,唤起那抹乡愁”的良好效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建议,将其交办给县水务局。县水务局副局长王智勇说,接到交办任务后,县水务局以绿色治理为引领,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突出解决防洪、灌溉、水质、景观的问题。几年以来,共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了楚江干流28公里的疏浚,岸线整治,堤防加固,以及农村380公里河道的疏浚,1600多口山塘护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了50多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努力,楚江流域实现洪水通了,河水清了,岸线绿了,沿线美了。说起楚江的变化,谢永忠说,真是太大了。最明显的是现在经常可以在河里看到一群群的游鱼,而以前,哪里看得到,只能看到黄色的河水。
“前几年我们很少来楚江边,因为当时的卫生状况、水质都与现在相差太远。楚江经过治理后,水质变好了,周边环境也变好了,空气闻起来都是甜的。现在特别喜欢在这里散步,感觉很舒服。”河岸附近的居民对于楚江流域的治理纷纷点赞,称还了他们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大好事。
近年来,人大代表多次提出河道治理,恢复生态环境的议案,县水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大力实施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建设,成效明显。投入4.2亿元完成了全县16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县小型水库得以安全运行;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31亿元,完成了63.1公里流域的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1.2亿元,完成山塘清淤10626口,新建山塘978口,改善和增加蓄水面63802亩,完成沟渠疏浚6087公里,完成农村河道整治2160公里,更新改造河坝1286座,全县增加蓄水量约1亿多立方。水资源保护卓有成效,水库投肥养鱼已全面退出,全县水库周边养殖场已基本取缔,挖山洗砂全部取缔,乱采滥挖现象得到根本好转,沩江河道已全面停止砂石开采,正在按照既定方案有序退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邬艳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