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经济引擎” 彰显民生担当

作者:王文祺 鲁应龙 编辑:陶湘 2016-08-17 13:52:52
—分享—

  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宁乡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在“挺近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的崛起征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引擎”作用。城郊作为宁乡经开区的基地街道,近年来,在接受国家级园区经济发展辐射的同时,街道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路网交通四通八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今年四月份以来,宁乡经开区在支持街道基层提质、维护社会稳定、支援抗灾救助和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主动担负“民生使命”,成为了街道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力后盾”。

  “顶层设计”与“基层规划”并驾齐驱。今年四月份以来,为夯实基层服务基础,及时解决城郊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用地问题,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度,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规划”并重的思路,在控规范围内,根据人口和功能配套的要求,对街道沩丰社区、蔸子潭社区、木佳社区、茶亭寺村、石头坑村、石泉村等6个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的选址进行了明确规划,为基层基础提质提档提供了有效保障,为基层服务更好地深入园区、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提供了强力支撑。

  “招大引强”与“环境优化”相得益彰。近年来,城郊街道为服务宁乡经开区“招大引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征地拆迁、环境维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征拆遗留问题,群众诉求多样,信访积案的压力仍然十分艰巨。为了营造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加快积案化解进程,今年四月份,宁乡经开区把支持街道信访积案化解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大力推进,通过实行“专门调度、专人跟进、专款投入”的方式,对14件信访积案实行包案化解机制,先后投入经费20万元,其中2例长达十余年未解的积案最终实现全量化解,1例取得实质进展,即将圆满解决,确保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两手抓牢。宁乡经开区坚持用经济成果反哺社会民生,在推进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民生责任,充分彰显实力园区的社会民生担当。尤其是在今年7月的汛期,园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

  7月3日强降雨开始后,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戴中亚高度重视,亲临现场查看了街道茶亭寺村左干渠段的灾情,现场指导人员进行防汛救灾,并紧急调配大型铁丝网500个、推土机8台、吊车2台、挖机1台连续5天进行抢险。面对灾后重建任务大、涉及面广、时间紧迫的问题,宁乡经开区领导也给予了财力上的大力支持,用于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同时,由于强降雨导致了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街道部分居民房屋受损严重,已成危房。为确保人员财产安全,宁乡经开区迅速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由社会事业局和规划建设局组织人员进行入户核查,对因灾受损的危房户及时启动提前征收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问题。

  “工业新城”与“幸福家园”共建共享。宁乡经开区始终坚持“森林里的工业新城,创业者的幸福家园”的发展理念,为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广大企业员工和辖区居民营造了宜居宜业的良好空间。

  锁匙社区公园作为城郊街道2016年“东郊印象·门户花园”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站,着力营造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彰显本地文化特色,在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宁乡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了近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园周边拆违整治、打通消防道路、主题文化雕塑广场和文化墙的建设,成为城郊街道新型城镇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怡宁步行街”作为宁乡经开区为街道怡宁新村安置区配套设施提质建设的“重头戏”,集商贸、文化、休闲于一体,已投入约600万元,街容巷貌焕然一新。同时,宁乡经开区还为街道石泉古井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红线范围,为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开辟了绿色通道。

  在街道推进旅游干线精美建设精细管理的工作中,宁乡经开区同样给予了大力支持,宁乡大道7处裸露地块已全部复绿,辖区内复绿面积已达241350平方米;2处围墙的提质修复和美化以及岔路口硬化也已全面完成。下一步,园区将对街道范围内的楼盘、小区进行造绿复绿,全面提高街道绿化率。同时,在“湘味风情街”的建设中,宁乡经开区拟投入2000万元用于街道站前路段的立面改造,并要求相关单位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进行综合设计,把风情街建设为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

作者:王文祺 鲁应龙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