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作为一项自愿无偿为社会服务的崇高事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在县文体广电局的领导下,我县各街道、社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志愿服务网。城郊街道通过各种文化志愿服务、参与城市文明创建、禁毒知识宣传、送文化、送温暖下乡村、送文艺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服务大型节日演出等志愿行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影响和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参与,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公共文化志愿服务行列,城郊街道组建了“爱泽郊杨”青年文化志愿服务队,由最初的70余人,到现在辐射至全县近300人参加,还有街道法制宣传志愿服务队、社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科普知识志愿服务队、老人文体活动志愿服务队等老年文化志愿服务队100多人,街道对这些人都进行了在册登记。志愿者招募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公益事业放在首位”为原则,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精准扶贫和示范中的积极作用,紧紧围绕让“居民受益、让群众满意”为中心,以“村社以民为本,民以村社为家”为宗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敬老、助残、帮困”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推动村社党建、村社服务、村社卫生、村社文化,村社治安、村社环境美丽等,贴近民生的村、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满足村、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开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取得了一定的服务效果,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65岁的吴秀清,每天早晚要到东沩广场活动一小时。她说:“在这儿活动活动筋骨,一天都舒坦。不管是学广场舞、舞剑还是打太极拳,都有文化志愿者热心地教。”
城郊街道11个村(社)几乎都有广场舞的队伍,而东沩社区的广场舞更是有规模有特色。每周日晚,当地居民称之为“快乐周末”,因为东沩的戏曲队如期登场演出,还有很多戏迷们参与,给居民们带来笑语与开心。文化志愿者每天到广场,义务教居民跳广场舞、舞剑和打太极拳,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城郊街道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法制教育宣传、科普知识讲座、禁毒知识宣讲和以舞蹈、戏曲等文艺节目义演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文化志愿活动15场次。5月7日,为慰问百岁抗战老兵,城郊街道的志愿参与者就有70多人,送去了舞蹈、戏曲,演出一整天,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
送温暖、送文化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对大成桥敬老院老人进行了慰问和看望;部分志愿者捐款,多次慰问、看望城郊的重病、困难的老同志;“爱泽郊杨”志愿队帮扶救助城郊失能、半失能、低保、特困人员50多个。东沩社区12名志愿服务者长年照料服务中心的老人中餐和文化娱乐而服务;街道文化志愿者定期为各村社老人送老年人》、《火炬》等书报杂志,方便村社老年人的文化学习。东沩图书阅览室今年添置新书100多册,供居民借阅,学习。
此外,还有很多文化服务志愿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时候,为街道、社区不辞辛苦地奔走,向社区居民积极宣传各种方针政策,清除社区卫生死角,维护院内治安等。在今年的“6.26”禁毒日宣传活动中,全街道的老年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组织在各村社发放禁毒知识手册、禁毒倡议和参与禁毒签名活动。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城郊街道的文化志愿者们甘于吃苦,默默奉献,只为让文化之花开遍城郊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刘淑兰 杨新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