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246)字公琰,灰汤镇人(宁乡在汉代属零陵郡之湘乡,故史称蒋琬为湘乡人)。琬弱冠与表弟刘敏双双知名。后以荆州秘书身份随刘备进入四川,任广都长。一日,刘备突然来广都视事,见琬沉醉,不理众事,“欲治罪戮”。军师诸葛亮劝言:“琬为社稷之器,并非百里之才,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考察。”备敬重诸葛亮,遂不治罪于琬,免其职。不久,琬任什邡令。刘备做汉中王时,升尚书郎。
蜀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诸葛亮开丞相府,任琬为东曹掾,举秀才,不久任参军。五年(227年)诸葛亮居汉中,琬主持丞相府事务。八年(230年)代替张裔任长史,兼任抚军将军。诸葛亮统兵出征,琬总是足食足兵以相供应。诸葛亮常称赞琬忠雅,可与他“共赞王业”。并密奏刘禅云:“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后,琬临危受命,任尚书令。后任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候。史称:“新丧元帅(诸葛亮),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238年)琬奉诏率大军屯汉中,联吴抗魏,以成犄角之势。旋又授权开府,次年加任大司马。蒋琬认为,诸葛亮在时,多次暗窥秦川,虽路途险恶,运输困难,而未能改变,还不如顺流东下,经由汉、沔以袭魏之魏兴、上庸。终因琬旧疾突发,此举未能施行。琬在给刘禅的奏疏中在分析了目前所处的严峻形势之后建议:任姜维为凉州刺史,联合羌人,从西部进军包抄长安。一面多造战船,沿长江东下,由汉水、沔水经鄂豫二地攻魏。蜀魏相持数年。延熙九年(246年),琬在四川涪县病逝。刘禅赐谥号为“恭”。其子斌,辟为绥武将军,汉城护军。
生前。有部属东曹掾杨戏,琬与之言论,常不应答。有人以此在蒋琬面前说杨对上傲慢,无理太甚。又有部属督农杨敏,常在别人面前说琬“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琬对此二人宽厚有加,不予报复。
魏国攻占汉中后,其大将钟会投书琬子蒋斌,欲瞻仰琬墓地,表示要“洒扫坟茔,奉祠致敬。”
今灰汤境内甲鱼塘又名“灰汤锅子”,冒热水,流到不远处积水成潭。乡人代代相传,言琬年少时在潭中游泳。琬成名后,当地人把这个潭叫“相公潭”。还有“相公庙”(原名紫龙寺,今灰汤镇政府所在地)、相公桥(现灰汤大桥处)均是蒋琬遗迹,说到这些遗迹,当地父老均能指出其位置。旧志云:县城北门,亦有蒋侯故宅。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黄祖同 黄向秦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