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持党校姓党 提升办学水平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志平 编辑:陶湘 2015-12-02 09:44:02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会议强调“把党校姓党原则贯彻到党校各项工作中,要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组织好党章和党规学习,把优势和特色凸显出来,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和规矩意识。”这一讲话为各级党校办学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我们要把干部培训的着力点放在党的理论、党章党纪、党史党风上,把学员的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推动党校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坚持党校姓党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与党的事业、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党校姓党就是党校的一切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为立党、兴党、强党发挥特有作用。坚持党校姓党,是办好党校、保证党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坚持党校姓党,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党的路线、与党的创新理论保持一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并把它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坚持党校姓党,党校的各级工作人员必须姓党,教员、职工、学员要遵守党的纪律、严格党性修养,必须坚决贯彻“科学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的原则,确保课堂无“噪”音,校园无“杂”音,让党校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坚强阵地;坚持党校姓党,全体教职员工和学员要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党校意识,遵守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不管形势和任务怎样变化,党校姓党原则不能变,忠诚党的立场不能变,维护党的形象和声誉不能变。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必须完善教学布局,必须推进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必须更好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恪守主心骨、宣传主旋律、坚守主阵地、甘当主力军、捍卫大熔炉,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党的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质量立校

  教学培训是党校的主业。主业强,则校强。当前,来党校学习的学员特点鲜明,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学识水平、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对教师授课的内容有更高的要求,也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修德育才”的教学理念,围绕党的理论创新和重大工作部署,立足省、市、县情,在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上大做文章,精选主题、精配师资、精心授课,注重实践,注重效果,不断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突出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培训中,我们将党章党纪、党性党风、党史国史,作为培训的必备课程,培养学员树立党的意识、增强对党的热爱,增强政治素养,提高党性修养,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使学员理想信念不动摇、党性修养有提高、政治觉悟有升华。二是坚持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头脑,增强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论教学不只看重“量”,更加注重“质”,在“精、准、深”上下功夫、要求教师授课中有新语言、新思路、新材料、新规矩,防止高、虚、空,注重精、准、实,培养学员学习理论的兴趣,获取理论的本领,运用理论的习惯,宣传理论的水平,提高其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人才强校。党校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训要质量,核心在教师。近年来,我们把党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大事来抓,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研人才队伍作为推动党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走出去学习,每年选送3-6位教师到相关高校,中央、省、市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培训。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扩大教师视野,提高理论水准,提升教学水平。其次,请进来培训。在培训时,每年请10-15位省市兄弟党校专家、学者来校上课,党校教师随班学习,在聆听专家学者的讲授中,寻求好方法,探索新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第三,建设师资库。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将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相关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邀请县委政府实职领导每年来党校上1-2堂专题课,真正实现干部教、教干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第四,党校平台练兵。近三年来,我们设立周五讲堂,让党校教师自定专题,自选内容,登台讲授,集体评课,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第五,视频听课、在线学习、阅读书籍。党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年不少于5万字的读书笔记,20堂的视频听课,200学时的在线学习。经过不懈努力,三年来,党校有两位教师在省市微宣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有三位教师在全县“我爱读书”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两位老师在全市教师赛课中获一、三等奖。有一位老师在全省教师赛课中获得并列一等奖,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党校培训质量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赢得了党校良好的声誉。

  坚持制度管校

  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党校工作的可靠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度管理是落实从严执教校规,加强学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学员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党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到学员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党校的教育质量。为此,我们从学风建设入手,努力把党校打造成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党性提升的“大熔炉”,力求用党校学风的转变促干部队伍作风、社会风气的转变,一是认真落实学风建设的相关现实。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按照中组部相关要求,党校制定了《关于严肃培训纪律,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规定》,制定培训期间学员“十不准”即“不准搞特殊化,不准公车伴读,不准请人代训,不准随意请假,不准相互宴请,不准接待探望,不准请人代写论文,不准抄袭他人学习成果,不准中餐饮酒,不准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对违反“十不准”的学员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作出不予结业或责令退学,并将情况通报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由相关机构按照规定处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为抓好学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打造“风清气正的学府,党性锻炼的熔炉”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坚持严格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按照学风建设规定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学员档案,作为干部考察依据,由于培训要求严格,党校“十不准”要求已经变为学员自觉行动。同时又坚持以人为本,讲求方法,既严格管理,又热情服务,做到严之有度、严之有理、严之有情、严之有效。三是搞好两个建设。首先是建好班子,配好班委、支部、小组长,队伍素质要优,形象要好,工作要实;其次是建设班风,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倡导学员树立“勤学、苦研、团结、向上”的班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四是作好“三个表率”。校领导带班、班主任负责、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相关要求,主要是“三个表率”,即班主任必须跟班听课,认真作好笔记,不做与学习、管理无关的事,做理论学习的表率;班主任提前进课堂做准备,宣布相关工作要求,做遵守法纪的表率;班主任不准参加学员的宴请和其他娱乐活动,不准收学员礼金和贵重物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同时,开展讲党性、讲奉献、树形象、树新风的“双讲双树”活动,倡导忠诚事业、知行合一、广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三年的不懈努力,党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校风、校纪进一步好转,培训质量进一步提升,党校的声誉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党校的要求,一如既往抓学风,严格管理抓培训,为全县“三大建设”服好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贡献党校人的聪明才智。

  (作者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志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