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福安”仅仅一面之缘,“福安”这两个字却刻在了我的心里。
什么是福?什么是安?从造字之初的意思来看,风调雨顺,有美酒祭祀就是福;房子里有了家眷,能扎根居住就是安。所以我想,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衣食无忧,不用为生存发愁,就是人生的安和福。
就像哈姆雷特把生死作为了纠结的命题一样,在现代人这里,生存和发展也是永远纠结的问题。很少有人会把解决了生存问题当成了福,因为在今天,生存似乎已经不是个问题。而发展的福气,在每个人追逐的路上,似乎总是悬在眼前的一块美食,看得见,够不着。想得美,做不到。
我以前总是这样想,人们没有福,是因为人们太贪婪。
不久前做了一场手术,有幸的可以不用上班不用做家务不用带孩子当了十几天的纯粹的自由人,虽然是天天蜗居在沙发里,可是居然能过几天猪一般的生活,真是幸福得无以复加。非手术期间,能得此人生福利?从此就有了一个堕落的想法,为什么我的人生不能如此悠然?因为生存。然后再一想,生存和发展分得开吗?分不开。因为生存亦在发展中,发展亦在生存中。原来求安容易,求福艰难。原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贪婪不贪婪的问题。至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福安”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离宁乡县城不远,在宁韶公路的边上。那里有美丽的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古老的寺庙,庵堂,还有一个叫做“万竹轩”的地方。
对于梅兰竹菊,文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偏爱。这是一种文化基因,与故作风雅无关。车子经过曲折而安静的山路,两边是葱绿茂盛的大山。然后就是漫山遍野的竹子,在山风里摇曳。一个绿色的用竹子做的小屋,临溪而建,沿溪的两边,是绿竹做的篱笆栏杆。
“万竹轩”一点都不大,它窝在群山里,依偎着一条清浅的小溪。可是它的绿,它的静,却一下子吸引了我。如果一个人可以一辈子蜗居在这样一个安安静静的,远离尘嚣的地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福气。
走到这里,我才突然发现,心定即是安,心安即是福。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说一个人要了解自己要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后定心竭力去追求,才能有所收获。
但是我对于这段话总是很怀疑,因为在生存里奔走忙碌的我们,如何“知止”?“止”在何处?福这个东西,离我们现代人,若即若离,若远若近。
“福安”的庵堂寺庙也很出名。听说南岳山许的香火,可以到这里来还愿。灵山秀水之地,总是会有很多的文化故事吧。
去过几次所谓的佛教圣地之后,我对于拜菩萨的事情就不太感冒了。中国的关于佛文化的旅游之地,大都只是要旅客们掏腰包拜菩萨请求保佑。而我以为,佛文化的精髓应该是禅宗哲理对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启迪与洗涤。菩萨倘若成了功利愿望的庇护伞,菩萨的金光似乎就该另当别论了。
人说我像林妹妹,多愁多病之身。带病之身,求安思福而已。人到中年,想来又不免觉得有几分悲凉。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黄晓佳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