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遨游“蓝海”天地广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杨柏松 编辑:陶湘 2015-07-15 11:21:06
—分享—

 

王建益近照。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今年不到30岁的王建益,土生土长的宁乡伢子,长沙建益新材料的掌舵人。

  王建益说,自己的第一桶金来自2008年。当年,湖南正在如火如荼地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恰逢高校的科研团队拥有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于是,他决定成立一个新材料公司。目前,经过7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拥有了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近亿元。业务从高速公路、铁路的加筋防护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拓展到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利工程、重金属治理及生态修复等水工和环保工程领域,并为工程从设计、土建、施工、材料安装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零起步做市场

  “零资本、零关系,怎么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订单呢?”王建益说,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于社会经验和背景不够的年轻人来说,要把产品推销出去很难,“能不能让客户联系我们,主动找上门来与我们洽谈业务呢?”经过团队几个昼夜的商讨,他决定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推广和营销他们的产品。随后,王建益组建了三人的网络营销推广组,通过在网络行业论坛、QQ群及相关行业网站中发布消息,运用SEO优化等技术手段在百度、阿里巴巴、搜狗等搜索引擎首页获得排名,让客户搜索产品关键词就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们。网络推广一个月之后就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王建益接到了江西和广西的两家项目公司的电话,要求来公司考察。可公司仅有一间办公室,不到5个人,规模小,很难让客户看得上。王建益灵机一动,决定租借朋友空置的大房子一用,将公司的招牌挂到门口,东拼西凑了10套办公家具,并找来10名大学生兼职接待和办公,让客户相信他们的技术实力能够达到要求。“经过两天的考察和洽谈,最后居然达成合作,共签订了价值100多万的订单。”电子商务让王建益在业务拓展方面尝到了甜头,一鼓作气,他扩大了网络营销的规模,成立了10人的网购营销团队,采取“线上推广,线下成交”商业模式,使公司在短时间打开了知名度并迅速抢占了市场。

  创新发展谋突破

  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曲折崎岖的。2010年,公司成立两年,当时的销售业绩已近两千万元,但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因为业务类型单一、过分依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工程项目的陆续完工,订单不断减少。王建益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产品和开拓新的业务板块,才能让公司持续发展。“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重金属治理工程都用过我们的产品,但我们没有下功夫去钻研和开拓,同时环境治理是眼下最热门和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因此,我们商议将业务的重心转向了环保领域,并与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目前,长沙建益新材料与各科研机构共同开发了用于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理场、重金属治理工程的土工环保新材料,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承担部、省、市科技项目4个。公司的业务领域也进一步扩展,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水电站、水库、围海造地等水利工程建设。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技术和产品,开拓了新的市场,找到了一片“蓝海”,公司的业绩也随之翻番。

  2011年,公司整体搬迁至在宁乡经开区的产业园,拥有了正式的“根据地”,王建益更有信心和底气去开疆拓土了。可是问题很快来了,由于公司快速发展,出现了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人才瓶颈,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县城工作,宁可少挣钱也不愿意远离都市的繁华。但王建益始终坚信把巢筑好,一定可以引来金凤凰!公司上下讨论研究,确立了“青年创业,实业报国、创造价值,共享成果”的企业文化,在人才招聘会中不断宣扬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政策,吸引了很多有共同理念和价值观的有识之士加入了他的大家庭。

  “我要用自己的青春践行‘青年创业,实业报国’,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平台,实现各自的创业梦。”王建益踌躇满志地展示着公司的前景,长沙建益新材料作为土工环保新材料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创新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与工程单位组成科研、生产、应用体系,形成全新的产品开发系统,为促进我国土工新材料行业发展和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程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多年的创业历程,王建益感悟颇多,“成功的创业,需要全新的创业思维,需要有‘不断发现机会,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反省自己,不断取得新的成功’的创业激情和习惯。”王建益的创业故事也在向我们彰显:作为全国百强县的50强,青年创业者正在用脚步给宁乡投下自己的选票,正在把宁乡变成了一个新的青年就业、创业高地。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杨柏松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