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风易俗办丧葬,街坊敬睦促和谐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王净浔 编辑:陶湘 2015-06-03 10:18:02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5月25日至27日,新城大市场有人家为刚过世的老人办丧事。笔者不巧,正住附近,感受这几日的“热闹”,不吐不快。

  26日6点来钟,正是清梦香甜之际,却被大喇叭声吵醒,似是呼朋唤亲,张罗事宜。午睡,又被本土乐队风味独特的欢歌声吵醒,一首接一首。深夜1点来钟,敲锣打鼓声还在继续,声声直击在耳膜上,早已躺在床上的笔者辗转难免,不知过了多久方睡去。27日清晨6点来钟,又被被震天的鞭炮声、接连的锣鼓声吵醒了。

  家里老人故去,大办丧事,大宴亲朋,通宵守夜,雇人超度、哭丧、歌乐,在旁眼里,是值得夸赞的孝子贤孙,在自己心里,送老人最后一程,也许也尽到了做儿孙的本分,无愧于心。但如此不分时段、喧嚣不止地办丧事,对社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吗?远的不说,近的街坊邻居晚上不睡觉,白天不上班,中午不休息吗?青壮年先搁一边不说,学生第二天上课不会受影响吗?老人、孕妇、婴幼儿的健康不会受影响吗?当年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令人振聋发聩,今天读来依然深深叩问着我们的心灵:无数习惯忍耐、讲人情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你还要忍多久?

  笔者被扰得不行,曾两次拨打110。110的客服说,这是宁乡办丧事的习俗,过了这两三天就好了。是的,公众利益就这样让步于风俗了。风俗习惯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对于文化遗产,鲁迅先生《拿来主义》告诉我们一个核心观点: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传统风俗中精髓的东西,那就继承、发扬、广大;糟粕的东西,那就摒弃。办丧事、亲友相聚悼念逝者毋庸置疑;但白天黑夜不分,通宵达旦敲锣打鼓、唱歌奏乐而扰民对不对?非常值得商榷。

  街坊邻居住一块儿是缘分,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因丧葬之事而伤了和气。但吞声忍气绝非解决之道,促进社区和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法理结合,向广大群众倡导、宣传改良传统的守夜超度式丧葬会,以取得理解支持,将音量控制性措施细化,且明文规定加以严格施行;二是明确责任,警察、城管等相关部门应切实担当责任,接到类似投诉不应以“风俗如此”为由不了了之,应依法依规采取行动切实维护公众利益;三是自觉维权,广大人民群众,要强化维权意识,面对此类损害切身利益的扰民行为,应勇敢地行动起来,团结合法维权。

  移风易俗办丧葬,街坊敬睦促和谐。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王净浔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