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看浙江人想宁乡事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智勇 编辑:陶湘 2015-06-03 10:17:18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在浙江大学学习了一个星期,教授们专题讲授了浙江的创新发展和城市建设。所见所闻引发所思,感觉浙江人的过人之处。在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浙江人会做品牌。比如,浙江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当时比我县的沙河市场差不多,却培育成了世界有名的市场;还有永康五金城,海宁的皮革市场,虽然浙江并不富产皮革,但他就是敢做,做成了全国的皮革集散地;现在浙江又做成了横店影视城,宋城等文化品牌。美丽乡村典范在浙江安吉县,中国国际动漫节固定落户杭州,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浙江的一个乡镇)。我们就读的浙江大学,曾经还是全国排名十几位的大学,通过整合提升,近年已经进入全国前三强。至于浙江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更是位列全国前茅。

  二、浙江人会创业。浙江人创业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机制。海外归国人员,或者大学毕业生,在杭州高新区注册公司,政府根据公司创始人的学历、人数即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这些公司还可以在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银行等面前公开宣讲展示项目,吸引这些风投公司入股。更加可喜的是,这些投资机构,或者其他大型公司,能发现商机,能指导这些年轻人的创新项目进行整合、提升、跨行业互联互通,这样能使一批好项目迅速做大做强。当年马云的淘宝网就是这样起步的,如今每天能为浙江创造近3000万元的税收。李克强总理提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确实是解决就业的最好办法。在我县,大量劳动力、智力富余,怎么样把这些民众的创业热情激发出来,形成适合我县创业创新的措施和机制,解决县民的就业难题,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三、浙江人会读书。我们经常讲“宁乡人会读书”,那更多的停留在学校教育这一层面。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宁乡人喜欢打牌、钓鱼、唱歌、洗脚等活动。我们参观了浙江省图书馆,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环境很美,可容纳两万多人同时阅读,我们去参观的时候,读书的人很多。导游介绍说,浙江省的每一个县都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馆,每个图书馆读书的人都很多。漫步杭州街头,确实那些打牌、唱歌、足浴的门店很少。我们县也提倡全民读书,举办了“我爱读书”等大型活动,似乎这种影响还很有限。

  四、浙江人的思维很特别。一个宁乡人到义乌小商品去进货,与一个摊位的老板聊起税收。当时同样大小的摊位,同样的营业额,在沙河市场月税收是2000多元,而义乌小商品的摊位月税收是300多元。那位老板说,外地人到义乌,就要购物,要吃饭、住宿、打的士、叫货车,还有其他休闲消费,这些政府都可以收税,我这摊位的税低一点,我们的商品价格很低,吸引全世界各地的客商来义乌采购。上世纪九十年代,宁乡也有很多全国知名的企业,我们推销产品,是每个公司向某市派出业务员,宁乡几十个企业就向某市派出几十个业务员,而浙江在九十年代,是一个业务员,代理几十上百家本地企业的业务,这种营销模式思维模式,也许促成了“阿里巴巴”这种商务平台在浙江诞生。浙江涌现了很多大企业家,如淘宝的马云、娃哈哈的宗庆后、吉利的李书福,浙江人是发散性思维市场思维,而我们更多的是线性思维政府思维。

  (作者单位:县委办)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智勇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