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看了张洪涛著的抗战纪实书《国殇》,自己又跟随作者再一次回顾了从九一八到武汉沦陷这段时间的历史史实。看后心潮澎湃,一是为日本人的侵略罪行、残忍杀戮及战后不反思罪行的行为而痛恨,又为中华民族抗日将士奋勇杀敌、血染沙场的壮举而感动。
读罢这本书,我感到:
一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自明、清以来一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把思想、文明和科技拒于门外,西方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天朝还在沾沾自喜。却不知在国力特别是科技、军事上已远远落后他国。甲午中日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夺取矿权与铁路修筑权、强占港湾和租借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是不要过分依赖外援。希望有外援,但不要过分依赖外援,一切的关键还是自己。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对日本心存侥幸,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至东北瞬间沦陷。如果不是过分依赖国联调停,就不会在淞沪战场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让部队再坚持两天等国联开会,造成后来上海战场大溃败的局面。欲求外援,必先自强。
三是信仰很重要。国人信仰缺失是大家公认的。所以一遇外敌入侵,汉奸就特别多,临阵脱逃的也特别多。蒋介石后来败给我党,他自己也承认“共产党人有信仰、有主义”。纵观抗日战争几次大的胜利,特别是台儿庄大捷和万家岭大捷,前者是有张自忠将军抱着戴罪立功、以雪前耻的信念,把板垣师团阻击于临沂,为李宗仁歼灭矶谷师团打下了坚实基础;后者是薛岳将军抱着以身殉国、战至最后一人的决心,采取合理战术把淞浦师团一举围歼。胜利的战役都是团结的,不团结的战役都没有胜利。大到国,小到家,再到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信念很重要、共识很重要、目标很重要。都不知道要什么,怎么知道做什么,都不知道做什么,那你说怎么做。
最后,以一个诗人的一首诗作结尾吧:
冷雨寒秋夜扑窗,独坐幽室悼国殇。
早岁激愤重裂齿,当年耻辱复断肠。
恨不逐寇覆辽海,憾未杀贼满太行!
更叹国人多鼠目,终陷华夏几沧桑!
(作者单位:县委党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陶颖
编辑:陶湘